本书是作者2012年的清华历史系博士论文。主题是东晋十六国、南北朝期间的战争尤其是具体战术细节的研究,详细还原期间的战争过程、形势、背后的财政后勤兵员支持系统,澄清了演义小说中的不少谬误。作者说古代将领们也经常搞混这些战术细节。
篇幅较长。基本上是把这300年间的战争,从一些不常见的技术角度做分类汇总,掰开了揉碎了反复说。直接看这段历史的话特别混乱,而且往往是只知道发生了一些战争,具体的细节,前因后果,胜败关键因素往往不得要领,本书则在这几个方面给出令人信服的解说。
我认为重要的内容:
1:秦汉以来,中原地区以步兵为主,匈奴以骑兵为主,但是匈奴的骑兵没能发展出与步兵列队冲锋的战术;
2:卫青霍去病对骑兵战术不了解,直接把步兵冲击战术运用到骑兵上获得巨大成功;
3:骑兵冲击战术回流到游牧民族,游牧民族在中央集权后,又借此战术压制中原步兵,从而入主中原;
4:北方政权有骑兵,南方没有,但是有长江天险和密布的水网,从而让骑兵难以发挥优势;
5:南方政权还尝试用财政和金融手段来应付战争,梁武帝超发铁钱,用通胀手段从民间敛财;
6:南方军队采用堤坝、运河帮助运输军队、后勤物资或改变战场形势;
7:战神吕布在失去战马批量购买渠道后很快失败;
8:战神杨素在隋伐陈的战争中表现很差,一直到东线攻陷建康,他的水军还没突破三峡;
全书有明显的学术范。引用信息尽量给出出处与来源,经常引用史书原文。
总体评价5星,非常好。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号后面是kindle电子版中的页码:
1:中国古代史书里,对战争这些最基本的情况都大量“留白”,其实不全怪史官们无知,古代承平时期的将领们,也弄不清真正的仗(冷兵器战争)应该怎么打。乱世那些打过仗、有经验的武将,又大都没文化,没法记载下来。#98
2:在后来的出击中,卫青迅速摸索出了新骑兵战术原则:不与匈奴人较量远距离骑射,而是把中原步兵惯用的正面冲锋战术移植过来,用肉搏战抵消掉匈奴人的骑射优势。#702
3:如项羽垓下战败后,率骑士突围南逃,最后仅有二十八骑追随项羽,汉军五千骑兵紧追其后,将其合围,项羽等仍成功冲开了汉骑兵的包围。因为当时骑兵并不习惯正面短兵交战,但项羽此举也是鱼死网破的最后挣扎,并非当时惯例。#704
4:所以司马迁对李广的同情和推崇,几乎遮蔽了卫、霍骑兵战术创新的功劳,以至中国军事史上的这次革命性转型几乎少有人注意,本书借助零星史料和考古材料,也仅能做出部分复原。#787
5:简言之,马铠(甲骑具装)是骑兵对步兵战斗的产物,在骑兵之间的战斗不适用。所以马铠最流行的年代是东晋十六国到南北朝。#1064
6:骑兵冲击战术本来是中原骑兵为对抗游牧族骑射优势进行的创新,这种技战术在发展成熟的过程中,也在向游牧族“回流”。但游牧族松散的政治权力结构导致其难以运用这种新战术,必须实现政权模式的中原化,才能保证骑兵冲击战术的运用。#1475
7:我们可以尝试总结中国马镫发明的脉络:汉代骑兵采用冲击战术后,用戟或矛作战需要加高马鞍保持稳定;马鞍变高后,上马困难,导致长沙西晋墓陶俑三角形单马镫的出现;这种作为上马辅助工具的单镫,到十六国时进化为双马镫,使骑兵拥有了比高马鞍更能保障其稳定性的手段。#1612
8:汉代以来,中原为对抗游牧族的骑射骑兵而开创了骑兵冲击战术,但到4世纪冲击战术完全发展成熟(以马镫出现为代表),却使得北方民族获得了对中原军队的压倒性优势,他们借助骑兵入主中原,由此开启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历史。这是骑射时代匈奴人从未企及的成就。#1805
9:但为何在马镫传到西方之前,骑兵冲击未能成为西方陆战的主导战术形式?一个可能的回答是:古代中国游牧族对中原农耕社会形成的压力,以及中原骑兵由此产生的对冲击战术的倚重,都远远高于其他文明。#1959
10:在枯水季节或者河流水势不太深急之处,骑兵可以涉水过河,且马会游泳,可以游过不太湍急的河流。所以北方骑兵将领往往运用这些渡河发动奇袭。#2248
11:可见北魏这种骑兵袭掠没有特定的目标,也不以寻找宋军主力会战为目的,只是抢夺农田中的庄稼和农夫,可以看作一种特殊形式的“游击作战”。它直接破坏了宋军的军粮征收和供应。#2302
12:北方骑兵的主要作战对象是南朝步兵,经常披具装铠。南朝骑兵将帅因此扬长避短,有意用轻装骑兵冲击敌笨重的具装骑兵,往往能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2473
13:除了与北方政权作战,东晋南朝在长江流域的内战也很频繁。当作战双方都是“南方化”的、以步兵为主的军队时,规模不大的骑兵常在战场上有突出表现,甚至对战局起到决定性作用。#2521
14:但刘曜这种试图拉宽己方军阵正面宽度、对敌阵侧翼实现合围打击的意图,却代表了中国步兵军阵发展的一个趋势。从此之后,步兵阵列,特别是大规模会战中的步兵军阵,一直朝着宽正面、浅纵深的方向发展。#3012
15:东晋南朝步兵对抗北方骑兵的另一种战术,是主动在夜间出击,袭击北军宿营的营垒。当时称这种战术为“斫营”。#3161
16:隋灭陈后总人口为四千万,陈境内的人口也只占二百万。在实力对比如此悬殊的情况下,南方政权得以维系独立割据的战略屏障,便是长江天险。#3453
17:堰坝也限制了吴军舰船在长江与支流之间的机动,所以吴军往往伴随着战争进程和战术意图变化而修筑或拆毁堰坝。#3518
18:隋灭陈之战,距离晋灭吴已有三百余年,但两次战争的地理因素相似,战役部署也多有可比之处。#4017
19:北齐、北周与南军在长江中游的战事表明:北方军队难以在江南水网地带迅速扩张,最终会因长江制水权丧失、补给断绝而陷入失败。所以,攻击江南政权必须借鉴当年西晋平吴经验,以主力军袭击其都城建康,以期迅速解决战事。#4163
20:东晋末年,刘裕率军相继攻灭南燕和后秦。这两场战事是南方政权对北战争的最高峰,主要表现在:(一)战前综合考虑了地理、季节、兵种、补给等诸因素,计划严密周详;(二)针对北方的骑兵优势,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对抗手段;(三)从统帅到士兵都有较高的素质,纪律严明,作战积极性高。#4722
21:而刘裕集团在短短二十年间,连续攻灭了孙恩卢循天师道军、桓玄朝廷、谯纵政权、南燕政权、后秦政权,在内部铲除了刘毅、司马休之等离心势力,其军事成就堪称三百年间南方政权的顶峰。#4959
22:到450年的宋魏之战,拓跋焘已年过四旬,他对南方的好奇感不仅没有减退,而且变得更为强烈。这可能是他率领魏军南下江淮的直接动力。#5852
23:拓跋焘甚至主动索要酒、柑橘、博具(赌具)、甘蔗、箜篌、琵琶、筝、笛等乐器及棋子,城内则尽量予以满足。但刘宋二王始终未敢出城与拓跋焘见面。#5859
24:从孝文帝时期开始,北魏对南朝的战争模式实现了“中原化”的完全转型:兵种上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战术上野战和攻坚战、城垒防御战并重;后勤补给模式上以后方运输为主,不再依赖战场劫掠。#6227
25:战术方面,此次梁军的经验积累,主要表现在依托河流作战的战术运用方面。在前期韦叡所部进攻合肥时,就先修堤堰提升肥水水位,然后“起斗舰,高与合肥城等”,驶到城墙边直接攻城。此举比步兵的攻城器械效率高很多,所以顺利攻克合肥。#6610
26:其实贺琛并未指出官吏奢靡、百姓贫困的实质原因在于滥发铁钱,而梁武帝的震怒和急于辩解恰恰显示了其心虚:他不愿正视铁钱对百姓造成的伤害,所以急于表白自己“得财”是有某种常人“不能得知”的“方便”,并且自己没有滥用这些钱财——#7054
27:唐后期和两宋时期,财政货币化程度提高,政府供养军队、维持战争,也更多地依赖财政手段,但这没有提高军队的效率和战斗力,反而使战争、军费开支对社会生活造成了直接影响,社会对战争的承受能力降低。这也几乎是南朝历史的重演。#7128
28:由于战争影响,南朝重臣往往是武人出身的将领,局势和职业风格使得这些武人将领另有一套选择皇帝的标准,他们更倾向于推举年长且有能力的人做皇帝,这一幕曾在南朝多次上演。#7338
29:为了给刘义隆即位扫清障碍,徐羡之等人不但杀死了少帝刘义符,还处死了排行第二、“轻动无德业”的庐陵王刘义真。这种不计后果的决绝风格也颇有刘裕之风。#7349
30:总之,皇帝对将领失去控制会导致军人政变,如果控制太严密则会削弱军队战斗力,无法取得对北方战争的胜利。这是南朝的政治结构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7450
31:简言之,唐以来官僚机器的文官化、文学化,导致了政权的内敛,以及汉文化与游牧族隔阂的加深,而这种趋势在两晋和南朝已经出现了。从唐中期的安史之乱开始,汉人王朝已经彻底丧失了对外扩张的动力和实力,基本只能维持长城边界(甚至连长城都无法保有)。能够统治长城内外的,都是北方民族建立的政权,如元、清。#7554
更多良心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zuoqs/p/9610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