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想一下你曾经对计算机专业的畅想
当初你是如何做出选择计算机专业的决定的?
你认为过去接触到的课程是否符合你对计算机专业的期待,为什么?
你觉得计算机是你喜欢的领域吗,它是你擅长的领域吗?
我在本科阶段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当初我的选择并不多,计算机行业在我看来是一个挺酷的选择,我所接触的游戏和软件都是新奇有趣的,所以对创造它们的行业也有很大的兴趣。
我似乎没有期待过什么,就这样从高中毕业,上本科,再上研究生,一起都很平淡,我没有想象过计算机专业是什么样的,而是在进入这个专业后,“哦,它就是这个样子”。我能够理解我大学期间所学习的一切,无论是专业课还是政治或体育,我所学习的东西都是有经验的人总结出来的,我对此心怀感激。
计算机是我喜欢的领域,非常喜欢,相比于其他方面的领域,它是我擅长的领域。我本科就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我上的每一堂课,读的每一本书,都能增加我的专业知识,这种影响可能表现或隐藏在各个方面。最主要的表现在于,当我需要某一样计算机方面的技术或知识时,我能更快的学习或回想,并使用。
(2)考取研究生,对照前人们走过的路和描述未来发展,现在的你自我感觉你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力有哪些?
离成为一个合格的计算机学生,在专业知识、技能、能力上还差距哪些?
差的很多,方方面面,以至于我完全没有信心从学校毕业而是选择了考研。我上过很多专业课,数据结构、算法分析设计、计算机网络等等等等,我能对一些知识点作出回答,却还是不明白自己到底有什么能力,什么都是“半吊子”。作为学生,我做不到精通某一种技术,我所做的就是学习保证自己不挂科的基础知识。我需要一个更具体的、可以实际应用的机会。但至少目前我不用迷茫,我有课上,有书读,我不知道什么算作合格,但我可以不断的提升自己,上课、读书,以及实践,我甚至希望这门课的作业更多一点,我的空闲时间越少,我犯的错就越少。我相信到了离开校园的那一天我会是一个合格的计算机学生。
(3)每天都是一个人生选择的十字路口,学术研究、工程项目、社会实践 (?) ,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努力方向。
对照以上你阅读的前人们的经历,你的选择是什么?
在这种选择下,你认为你相比其他同学来说有何优势,有何劣势?
针对你的选择,你给自己的本学期的规划是什么?
我选择工程项目。
优势或劣势?在我根本不了解其他同学的情况下这种比较是完全没有意义的。就我自己来看,我对这个方向有极大的热情,我在本科学了计算机四年,并将要再待三年,我会在实践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本学期的规划,认真上课不挂、完成导师的任务、在空闲时间里学习一点课外知识和实践。事实上,我的选择并不多。
(4)你对这门课的期待是什么?
你打算平均每周拿出多少个小时用在这门课上?
学习知识、积累经验,我对所有课都有这样的期待。学长和其他教师都说过这门课“很有用”,我会认真对待。
我在本科阶段就上过杨贵福老师的课,很有趣。老师提到过这门课需要至少10小时才能及格,我不希望只是及格而已,所以打算每周拿出16小时在这门课上。
通读《构建之法》,发布随笔1篇,要求列出5个问题,可以是读后不理解的,或者读后反对的。要有观点、有证据或分析。字数不是直接的考核标准,但是要求长到能把观点表述清楚。
1.本书16.1.7中提到专家对于颠覆性技术的估计大多数都是错误的,在本书是作为结论(历史总结)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仅仅因为颠覆性技术的市场还不存在吗?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曾直言“中国颠覆性技术是被专家投没的”,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
2.颠覆性技术的创造者自己能做出准确的估计吗?假如我是一名创新者,我该如何说服别人?
3.16.1.7也提到,成功的公司有价值观——追逐利润,又提到了成功的公司重视用户,那么当二者产生冲突的时候应该如何做呢?再加上创新呢?冲突无处不在,真是令人头疼。
4.有那么多创新的想法因为“没有时间”、“没有预算”、“害怕风险”而没有被执行,却没有被分享出去。我可不可以创建一个平台,专门把作者废弃的创意收集起来加以利用呢?毕竟一个点子可能只是一句话而已。
5.《构建之法》P295提到:“我们要坚决避免为了写文档而写文档。”我似乎是在为了找问题而找问题,一边看书一边想这个地方能不能提个问题,这种体验让我觉得很奇怪。事实上我在读书的过程中自然遇到的疑惑有两种,一种是“我将来的团队会是什么模式?”这种没什么实际意义的,另一种是“怎么解决交流成本问题”这样可以拿去百度一下的。 没有经验的支持,也问不出有深度的问题,更不敢反对。只能根据提示“编程经验不多的同学,建议看16章 ’创新‘“ 提出自己的问题。而《构建之法》这本书写的太好了,我需要的是多读几遍。事实上,我根本并不在乎这些问题的答案。我的第五个问题是:我的大脑充满惰性吗?
很多人有不为大家所知的本事,而这个能力可以超过周围90%的人。比如课堂中教师提到,如果表现得不像高度近视,如何伪装得不像脸盲,能做40个俯卧撑。当然,也可能是篮球、足球、钢琴、ACM、演讲。
请给出你超出朋侪的特殊技能,并告诉我们,你如何通过何种努力、花了多久获得这样的成就。
我的本事是,无论是嘈杂的睡眠环境,还是第二天有什么令人紧张的事,我都能很快睡着。事实上我的方法是,一个十分钟后关闭的音乐,以及让大脑处在一个容易疲倦的状态,将自己置于一个故事或场景中,类似白日梦的状态,很快就会入睡。并且我的睡眠质量很高,噪音和震动很难叫醒我(当然也包括闹钟),我曾经怀疑自己是不是病了。
采访本课程往届同学(含外校和毕业生). 现代软件工程这门课已经上了好几年了,以前有很多学生做过团队项目(说不定包括本校的学生),请你们找一个以前的团队采访一下:
以下统计精确到一百行。
你目前的代码量是多少?
你认为优秀的和一般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根据你的理想选择以下两问中的一个)为了有资格入职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需要多少代码量?从事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呢?
你计划在本课程结束时,完成多少代码量?这些代码量分布在整个学期中,每周应完成多少代码量?
无法精确到一百行。如何计算代码量也是一个问题,比如写了一个两百行的代码,发现有问题,完全重写一个,这算我“写过”四百行么?百度上有不同种答案,我就什么都算上,大学四年怎么也有一万行吧(算法竞赛刷题、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出于兴趣写的程序等等)。还好在这门课起我开始记录了。
为了有资格入职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需要多少代码量?对于这个问题百度也很难查到,我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吧:三年五万行代码。
这个代码量应该不是单纯指这一门课上吧?我计划在本课程结束时,完成1w的代码量,平均来看每周要超过600行,但这些代码肯定不会平均的分布到每周。
以下两篇博客必读,并务必写一些心得:
(1)你为何要来上课并且认真参与 [http://www.scalerstalk.com/816-attention]
认真听讲是一种能力!我一直觉得自己精神觉悟足够,我喜欢自己的每一位老师和每一堂课,任何课程计划都是有理由的。可是到了上课的时候,还是会分散注意力,现在看来其实就是能力不足。这应该快成为我的固有属性了吧?老师也提到聚精会神是一种稀缺能力,是的,我的青春年华就这么荒废掉了,现在不是感伤的时候,我也从来不当自己是精英,只能说尽量做吧。
(2)你在大学中体验到了哪种师生关系 [http://www.cnblogs.com/xinz/archive/2011/05/16/2048044.html]
我只是一名学生,虽然在师范大学但不准备当教师,无论怎样的师生关系或者教学手段我都必须欣然接受并适应。我也希望和老师是健身教练 / 健身学员的关系,但是上面也提到了能力方面有所欠缺,我很高兴能有一个如此负责人的教师钻研这些。顺带一提,压力不会影响我的健康。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zhouha0/p/9665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