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预估耗时(分钟) | 实际耗时(分钟) |
---|---|---|---|
Planning | 计划 | ||
? Estimate | ?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 20 | 30 |
Development | 开发 |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 60 | 220 |
? Design Spec | ? 生成设计文档 | 20 | 50 |
? Design Review | ? 设计复审 | 5 | 15 |
? Coding Standard |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5 | 25 |
? Design | ? 具体设计 | 20 | 60 |
? Coding | ? 具体编码 | 120 | 600 |
? Code Review | ? 代码复审 | 30 | 40 |
? Test |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20 | 180 |
Reporting | 报告 | ||
? Test Repor | ? 测试报告 | 30 | 80 |
? Size Measurement | ? 计算工作量 | 5 | 10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10 | 10 |
合计 | 345 | 1320 |
我通过作业要求的方式了解到,小学三年级数学有如下的几个特点:
特点1
特点2
特点3
经过分析,我认为,这个程序应当:
添加多个运算符的算式。
计算做题正确个数,提供错题重做订正功能。
生成四则运算式子。
判断式子是否合理
在做完一题后,自动生成下一道题目,并对上一道题目的正确错误进行判断。
记录计算正确个数,并记录错误的题目
提供错题重做功能
准备工作:先在Github上创建仓库,克隆到本地。
技术关键点:
如何自动生成下一道题目并对答案进行判定。
如何在四则运算中添加括号。
设计题目的时候没有考虑相减出现负数的情况,后续通过判定修改这个错误
没有考虑输入非数字时的情况程序该如何运行,后续修改代码,若输入非数字,则结束程序。
public:
Student(){}
void expression();
void again();
};
static int num=0,a,b,d,c,e,sum,result;
void Student::expression()
{
cout<<"\n\n\n\t\t\t学生算数10道\n\n\n\n";
for(int i=0;i<10;i++)
{
cout<<"第"<<i+1<<"题\n";
c=rand()%4+1;
switch(c)
{
case 1:
{
srand(time( NULL ) );
a=rand()%100+1;
b=rand()%100+1;
e=rand()%100+1;
d=a+b*e;
cout<<a<<" + "<<b<<"*"<<e<<" = ";
}
break;
case 2:
{
srand(time( NULL ) );
a=rand()%100+1;
b=rand()%100+1;
e=rand()%100+1;
if(a<b)
{
d=a;
a=b;
b=d;
}
d=a*b-e;
cout<<a<<" * "<<b<<"-"<<e<<" = ";
}
break;
case 3:
{
a=rand()%8+1;
b=rand()%8+1;
e=rand()%8+1;
if(a>b)
{
d=a;
a=b;
b=d;
}
d=a*b+e;
cout<<a<<" * "<<b<<"+"<<e<<" = ";
}
break;
case 4:
{
srand(time( NULL ) );
a=rand()%9+1;
b=rand()%9+1;
e=rand()%9+1;
a=(a/b)*b;
d=a/b;
cout<<a<<" / "<<b<<"+"<<e<<" = ";
}
break;
}
请给出本次实验使用的代码规范:
通过这次结对作业,明白了两个人可以互相指出很多对方没有想到问题,可以互相进步,自己一个人单干的话,会忽略很多点,代码的漏洞也会多很多,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就体现在这里,可以减少失误,提高代码的质量。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hw970125/p/96654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