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lude的不只是代码,也是火热与情怀
——C++第一次博客作业 学习有感
#include <iostream>……从最初的一步步生疏的试探到现在熟练的码好框架放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让人不自觉的心生自豪之感——我想这也许是编程的一种魅力,这份自豪感让无数程序员和学子停不下转动的思维和跳动的指尖。
2018年6月,高考结束,但对于我来说却是新的开始。计算机专业是我早已经决定好的未来的方向,在高二的时候,高中选修课有一门C++编程,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编程,虽然是浅尝辄止,但是却体会到了一丝丝别样的乐趣。后来高三要高考了,潜心学习,一年的时间,编程已经忘的一干二净了,在上大学之前,可以说是编程小白了。
决定了大学,决定了专业。玩了该玩,去了想去,在放飞自己的毕业暑假,我买了本C++略微学习了一点点,也算是重新认识一下这位即将陪伴4年或更久的新伙伴。在学习编程之前,我眼里的编程是书写、设计与计算机沟通的语言,也就是编写程序。当时自学的时候我觉得我的编程能力还过得去,就是麻木,都是照葫芦画瓢,对着课本打打代码玩玩,运行成功时确实兴奋。
现在学习编程已经两周了,因为有之前的接触,我觉得我比其他完全没接触过的同学更加快的适应和掌握。第一次编程作业时,那是在实验楼上的第一节实验课,老师第一次让我们实际操作。第一个作业,我没有犹豫,求平均的题目一次打过,一遍便编译运行成功,那种行云流水般的感觉让我着迷兴奋和自豪。第二个作业要提交到pintia上时,我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语法正确,答案没错,但是格式不对。尝试了很多次,仍然不知道自己究竟哪里不对,后来知道原因是几个细微的空格,那时候的感觉是挺生气无语的,没想到会牵扯到这些鸡毛蒜皮的小细节。后来想想,编程其实是在创造啊,创造一个前所未有的东西,那么这些细节就不能忽视了,编程的每一步都需要细心和耐心,才能做这个“造物主”。
我觉得老师已经给我们提供了较好的学习方法:课前预习加预习试题测试,课堂学习并且紧接着课堂小测试,课后复习并且完成课后作业,这样下来我觉得掌握编程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且这个时间我相信不会太长。所以我还会照老师的安排进行学习,并且领先老师一点学习其他的东西。我安排编程学习(除去课堂)在晚上8点到9点复习课本和完成课后作业,9点到9点40预习课本完成预习作业。
希望能够成为我想象中的那种“程序员”大神吧。
include的不只是代码——C++第一次博客作业暨学习有感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990924991101ywg/p/9736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