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邹欣老师博客关于师生关系有感
答: 在邹欣老师博客中我看到邹欣老师列举了很多师生关系的类型,把这种关系比喻成很多方面,无疑每一个例子都是片面的。谁也不能准确的用确切的事物来描述师生间微妙的关系。当代师生关系的复杂程度不亚于中国目前的人际关系圈,当然这样说有点夸大其词。但可以说师生关系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他是会变化的。在不同的方面和不同的领域师生关系都会发生微妙的转变。我的理解具体如下。
在历史的长河中师生关系最为恰当的就是“园丁”和“树苗”。当然这种死板的看法已不适用于当代,就像邹欣老师所说的那样:大学生不是植物,而是有自己独立思想、人格的成年人, 他们在这种关系中不是任人摆布的物品。 我很赞同这个观点所以单从这个观点出发,我认为大学理想的师生关系肯定不是单纯的管理与被管理之类。那么有的人就认为既然不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说,那学生和老师也就没有等级之分,这就意味着传统的尊师等等礼仪可以抛掷脑后。就像邹欣老师博客中提到的“餐馆与食客”的关系。看完邹欣老师的所以描述师生关系的东西,我觉得可以大体分为三种。也就是三个体系。具体如下:
(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例如邹欣老师博客中所说的“老板 / 雇员” 、“保姆 / 幼儿”、“狱警 / 犯人” 这些关系我把它们统一为管理层面,当然老师与学生存在管理与被管理之分,但是如果仅仅是存在这个层面上的理解那就会滋生出不好的影响,当老师个人权利过大的时候难免会有那么一些不太正直的人会滥用这个权力。加上恶性循环,人们的观点与看法也只会停留在浅层方面,不论是对与管理者也好被管理者也好到最后的结果,要么是管理者以权独大造成个人利益的大肆掠夺,要么就是被管理者的心情发生不好的转变,对传统师生关系认知发生恶化。所以我认为单纯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关系不合适用来描述师生关系
(二)消费者与服务者
就像邹欣老师博客中所说的“餐馆/食客”。首先我认识老师与学生之间肯定不能用金钱来连接,知识的传授不是用金钱来得到回报的,当代老师不免有很多向钱看的人,这是事实所迫。老师也是需要经济来源的,但是万不可被铜臭味所侵染。就如目前的政府部分贪污腐败,现在校园也成了散发着铜臭味道的地方。一旦当授予知识的人以赚钱为目的,那么首先在教学质量上不能说没有保障,但最起码的世界观是不对的。所以单纯的消费者与服务者之说也是不可靠的。
(三)没有阶层的关系
当代的老师很多都与学生年龄相仿,一方面老师更容易了解学生的心里想法,但是也有不好的一面,过于熟悉没有一定的等级观念不会有更好的师生环境。以哥们互称的学生与老师首先在道德的观念上是不太好听的,其次说是师生之间太过淡薄,各自没有什么交集也不会有太好的教学效果。这种关系看似是现代人追求的师生之间和睦相处,实际上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低劣的恶性世界观所造成的假象。一旦师生之间没有了明确的界限,那么也就没有什么知识的威严。所以无阶层关系的师生关系是让人不免唏嘘的。
综上所述,所有的师生关系都不是单纯来源于某一个方面的努力,在我看来理想的师生关系简单包括两点,一个是正确的师生观念,也就是作为学生要明白自己的定位,首先要先古人学习他们的尊师之风,其次以追求学真知为目的,并且在和老师相处过程中有一定的度,一旦脱离了度就是不良师生关系的开始。其次是要有对知识的敬畏之心,这一点不单是对于学生,更是做老师的应该做到的。要明确到知识是用来传授与人的而不是用来赚钱的。在当今时代太多被个人利益所蒙蔽双眼的老师也好学生也好这都不是正确的师生关系的表现。所以大学的师生关系既是文明的体现也是面对人性的考验。不仅仅是对学生单方面来说对老师也是如此。
2)你对博客中提到的评分规则有何意见和建议?
答:老师也说了助教之前的评分规则看似和谐,但却不是现在软件行业真实的体现。确实当今软件行业正如老师博客中那样所说,老师的评分规则无不是在告诉学生们竞争的激烈,企业行业容不得差错,只有最优秀的人才配拥有那接近最高的成绩。单从评分规则上来看这对学生以后对就业之后对于工作的态度会有明显的提高。老师或许是想让学生了解到该行业的竞争。但是我觉得过于商业化的评分规则不适合运用于目前大学生的评分中去。倘若提前让商业化进入学生的体系我觉得会对学生本身造成伤害,单纯在心理上。当然传统的递减式评分往往会让学生产生应付心里。尤其是中下档的学生。所以我对评分的建议的把学生分为三个等级,在第一等级实行传统的就如老师助教的那种评分,在最后两层学生中采取商业化的评分规则。这样也可以更好的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的建议大概就是这样。(在评分规则的详细介绍中,我看的并不是太懂,所以提的意见或许有些浅薄,我觉得或许是我的理解能力有限,也只能给出这些评论。)
,可以说这些链接无一不是让我震撼心灵,在这之前我从没有这些方面的认识,也从来不会想到老师也会是恶魔。我更多是在想为什么这些老师在没有造成任何伤害之前为什么不被发现。这种老师也不配当老师。吐槽之余我还是希望天下老师都是好老师。
确实正如这位老师所说的这样纸上得来终觉浅,单纯是老师亦是如此,转过来回到我们学生又何尝不是呢,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和老师传授的这些道理,不单单是书本上这些。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去自身体会,并且这个时代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稍不留神你可能就被这个世界的知识体系所抛弃。不尽快地吸收新的知识到最后得到的仅仅是枯燥无味的旧知。人也不会有所进步。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wangxiao2018024023/p/9757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