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序号 | 模块名 | 模块具体内容 |
---|---|---|
1 | 登陆注册模块 | 用户的登陆与注册 |
2 | 个人信息模块 | 用户的个人信息 |
3 | 累计反馈模块 | 用户世界树的更新成长以及实时天气温度等信息 |
4 | 计划模块 | 以日历形式显示用户制定的计划,分个人和团队 |
5 | 闹钟模块 | 设置关联闹钟,优先级以及提醒方式 |
负责人 | 分工明细 | TODO-list |
---|---|---|
白晨曦 | 1.规划项目进程;2.组织会议、分配任务;3.负责UI设计;4.参与文档拟写 | 完成各个界面的UI设计稿 |
陈德斌 | 辅助项目原型的逻辑功能设计 | 协同同何裕捷完成项目原型逻辑功能设计 |
林志华 | 1.负责前端的开发;2.辅助pm进行项目规划 | 个人信息模块前端开发 |
何裕捷 | 负责项目原型的逻辑功能设计 | 完成项目原型逻辑功能设计 |
黄培鑫 | 负责前端的设计、开发 | 完成登陆注册模块前端开发 |
蔡子阳 | 负责网络接口 | 完成网络接口的设计与开发 |
李麒 | 1.负责后台的设计、搭建;2.主要功能程序编写 | 完成后台构建以及累计反馈模块的实现 |
乐忠豪 | 1.辅助后台的设计、搭建;2.搭建数据库 | 闹钟模块的实现,搭建数据库 |
王焕仁 | 1.辅助后台的设计、搭建;2.辅助主要功能编写 | 计划模块的实现 |
描述的部分:
面临的问题:
解决的问题:
附图:
描述的部分:
面临的问题:
解决的问题:
附图:
描述的部分:
面临的问题:
解决的问题:
附图:
描述的部分:
面临的问题:
解决的问题:
附图:
描述的部分:
面临的问题:
解决的问题:
附图:
描述的部分:
面临的问题:
解决的问题:
附图:
描述的部分:
面临的问题:
解决的问题:
附图:
描述的部分:
面临的问题:
解决的问题:
附图:
]
描述的部分:
面临的问题:
解决的问题:
附图:
描述的部分:
面临的问题:
解决的问题:
附图:
描述的部分:
面临的问题:
解决的问题:
附图:
描述的部分:
面临的问题:
解决的问题:
附图:
描述的部分:
这里是软件所拥有的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面临的问题:
如何清晰地展示我们软件的一个实体属性以及之间的关系。
解决的问题:
能让用户和程序员更清晰地了解到软件的构成。
附图:
描述的部分:
面临的问题:
如何描述接口和系统功能
解决的问题:
在有交互的界面标注接口,系统功能分为直接调度和程序调用
附图:
描述的部分:
面临的问题:
解决的问题:
附图:
描述的部分:
面临的问题:
解决的问题:
附图:
描述的部分:
面临的问题:
解决的问题:
附图:
PSP2.1 | Personal Software Process Stages | 预估耗时(分钟) | 实际耗时(分钟) |
---|---|---|---|
Planning | 计划 | 180 | 190 |
· Estimate | · 估计这个任务需要多少时间 | 5 | 5 |
Development | 开发 | 90 | 120 |
· Analysis | · 需求分析 (包括学习新技术) | 60 | 60 |
· Design Spec | · 生成设计文档 | 30 | 60 |
· Design Review | · 设计复审 (和同事审核设计文档) | 0 | 0 |
· Coding Standard | · 代码规范 (为目前的开发制定合适的规范) | 0 | 0 |
· Design | · 具体设计 | 0 | 0 |
· Coding | · 具体编码 | 0 | 0 |
· Code Review | · 代码复审 | 0 | 0 |
· Test | · 测试(自我测试,修改代码,提交修改) | 0 | 0 |
Reporting | 报告 | 80 | 80 |
· Test Report | · 测试报告 | 0 | 0 |
· Size Measurement | · 计算工作量 | 20 | 20 |
· Postmortem & Process Improvement Plan | · 事后总结, 并提出过程改进计划 | 60 | 60 |
合计 | 350 | 390 |
短学号 | 姓名 | 此次作业任务 | 贡献分配 | 备注 |
---|---|---|---|---|
214 | 何裕捷 | 用例图 | 13.5% | 临时队长 |
123 | 李麒 | 对象图;写博客 | 13% | |
104 | 陈德斌 | 实体关系图 | 12.5% | |
217 | 黄培鑫 | 状态图 | 12.5% | |
233 | 王焕仁 | 活动图 | 12% | |
212 | 高裕翔 | 构件图 | 11% | |
081600410 | 胡青元 | 顺序图 | 12.5 % | |
102 | 蔡子阳 | 类图;部署图 | 13% |
短学号 | 姓名 | 此次作业任务 | 贡献分配 | 备注 |
---|---|---|---|---|
101 | 白晨曦 | 组织 | 5% | 原组长 |
214 | 何裕捷 | 用例图 | 15% | 临时队长 |
123 | 李麒 | 对象图;写博客 | 16% | |
104 | 陈德斌 | 实体关系图 | 13% | |
217 | 黄培鑫 | 状态图 | 13% | |
233 | 王焕仁 | 活动图 | 12% | |
102 | 蔡子阳 | 类图;部署图;alpha版本分工;燃尽图 | 22% | |
128 | 林志华 | 完善构图 | 2 % | |
121 | 乐忠豪 | 完善构图 | 2% |
随机组队使得整个团队少掉了一部分人,最终团队的凝聚力下降了许多。
新团队没有经过磨合,工作效率并没有令人满意。
我自己也没有在课前做足充分的准备,最终在课堂上能够完成团队给的任务可以说是唯一一件还算满意的事情了。
希望下次能再多做一些贡献吧。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SororTina/p/9823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