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这章的学习,主要是学习函数声明-调用-定义。在主函数之外再定义函数来实现主函数内想要实现的功能,我认为函数的使用最主要的就是在编写程序时,将程序模板分块,分出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在主函数中再将其统一合并,不仅编写程序更加方便清晰,而且增加了程序的扩展性,在想要加入新功能的时候,再写个函数,就能快速的实现与主函数的相结合。
函数题:130
编程题:15
总分: 145
本题要求实现一个判断素数的简单函数,并利用该函数验证哥德巴赫猜想:任何一个不小于6的偶数均可表示为两个奇素数之和。素数就是只能被1和自身整除的正整数。注意:1不是素数,2是素数。其中函数prime当用户传入参数p为素数时返回1,否则返回0;函数Goldbach按照格式“n=p+q”输出n的素数分解,其中p≤q均为素数。又因为这样的分解不唯一(例如24可以分解为5+19,还可以分解为7+17),要求必须输出所有解中p最小的解。
1.第一个函数:只用来判断素数。2到n的范围内判断,如果能被整出,则计数加1,如果计数为0,且被除数不为1,则返回
2.第二个函数:分解输入数的素数解析式。从2开始到输入的数循环,循环再嵌套循环,先判断第一个数是否为素数,如果是,则计算算除另一个数再判断是否是素数,都满足后就输出
好吧!这么说大家应该也看不懂,直接看图吧!
A1:定义的计数变量在循环结束时没有清0,结构倒置循环崩溃,在大循环内添加清0语句
编写大作业的时候,首先是先定义4个函数,分别是:一二三级的难度的函数以及输出文字提示的函数,定下函数的大结构。接下来就是局部的思考,由主函数开始,用户的输入、输入的结构以及输入的导入的函数,一步步的分析、编写。当写完一级难度后,就可以通过复制黏贴来减轻编写二三级难度的工作量,在编写一级难度时,为了实现一个通用的功能,再定义一个函数,使其结构更清晰,扩展性也更好。
其中所遇到用户的输入问题,经过调试一般都能搞定。在今后编写大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先从大局入手,再局部细化,一步步写完部分函数,其间不断的进行调试,等到写完整个程序,其调试工作也在其间完成,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xldbk/p/9919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