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移动平台 > 详细

今年的移动互联网“寒冬”,比往常更加冷一些

时间:2018-11-08 22:39:23      阅读:190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今年的冬天确实很冷。

现在不光是季节上进入了寒冬期,移动互联网也进入了寒冬期。那么进入寒冬期的标志是什么呢?其实最直观的标志就是,工作不那么好找了。当然,这个现象并不是一夜之间突然出现的,而是经过一天天的累积,慢慢出现的。

我有一个同事,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准备跳槽,面试了好几家公司,结果发现一家不如一家,最后无奈就还是呆在了原来的公司。其实按理说来,年初应该是最容易找工作的时候,但是他却以失败告终,那个时候我就察觉到有一丝凛冬将至的迹象。

现在让我再翻一翻这过去一整年的科技新闻,我才发现原来市场时时刻刻都在释放着移动行业不景气的信号。其实最初的导火索我觉得在去年年底的时候就出现了,14、15年可以说是O2O疯狂扩张的时间,滴滴、饿了么等O2O公司估值都是几十几百亿美元级别的,于是一大堆的创业公司也跟着跳进了这片蓝海里,每家公司都幻想着成为下一个独角兽。那个时候真是什么行业都想和O2O扯上点关系,汽车保养有O2O,家政服务有O2O,甚至连考驾照都有O2O。但是O2O行业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就是烧钱,像国外的O2O先驱Uber都已经烧了几百亿美元了,而国内如滴滴、饿了么等企业也都有雄厚的资金支持,可以烧得起。但并不是每个创业公司都可以像滴滴这样财大气粗的,盲目进入这个行业之后发现烧不起,不烧钱产品又没什么起色,投资人看不到前景之后也就不再继续跟投,最后就导致了O2O行业大量企业的倒闭。

这是我在网上搜到的去年的新闻:

近千家O2O企业倒闭,而O2O企业当然全部都是属于移动互联网行业了,这对市场的冲击力是巨大的,因此我认为这是今年移动互联网寒冬最初的导火索。

当然,今年还有许许多多的新闻都在释放着信号。我平时经常看科技新闻,并且每天都会在公众号上推送科技快讯,及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我觉得还是有帮助的。相信关注小米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小米去年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卖出1亿部手机,结果感觉无法完成,又将这个目标降低到了8000万,最后也没达成。小米去年一共卖出了大约7000万部手机,那个时候的小米估值还是450亿美元。

而今年,小米手机的出货量一度被华为、OPPO、VIVO超越,估值甚至直接骤降到了40亿美元。

当然,小米近两年根本就没有融资,因此这种估值暴跌的说法其实并不公平。但这确实也是一个行业的风向标,小米作为一家靠移动互联网起家的公司,如今的日子看起来也不是很好过。

再有就是乐视最近陷入了大麻烦之中,传言资金链断裂,股价暴跌,并且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当然乐视出现这个情况其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自身的问题。乐视现在勾画出的三大生态分别是电视、手机、汽车,前两大倒还好,最后一个汽车和电视、手机根本就不是在一个量级的,汽车行业实在是太烧钱了,就连财大气粗的苹果前段时间也放弃了自主研发汽车的战略,转为研发汽车操作系统和无人驾驶技术。乐视的步子迈得有点太大了,如今资金链出现问题,只能使用裁员的方式减缓资金链的压力。

网上之前爆出的乐视员工排队办理离职手续的图片:

当然这只是我随手列出的一些新闻,其实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新闻也在释放着这些信号。那么整体的移动互联网行业不是很景气了,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很简单,最直接的影响当然就是工作不好找了。其实这个现象很好理解,我给大家分析一下。刚才说了,在前两年的时候有一大堆的创业公司都步入了O2O这个行业当中,而O2O主打的就是移动产品,那得需要大量的移动开发人才呀,于是那个时候Android和iOS程序员都是供不应求,找份工作轻轻松松。

这里我要再单独提一下培训机构,培训机构可以说是整个IT行业就业的风向标。因为培训机构也没有什么产品,对于他们而言,能够让学生顺利就业就是他们最重要的指标,因此培训机构会永远把眼光放在那些最热门的开发岗位上面。那么前两年,Android和iOS毫无疑问就是培训机构最炙手可热的课程了,因为太好找工作了。那段时期,培训机构也是向市场上输送了不少移动开发人才。

不管是通过自学也好,还是通过培训机构入行也好,总之市场需要这么多的移动开发人才,于是也就出现了这么多的移动开发人才。但是,本来可能还算是平衡的供求关系偏偏又被O2O公司倒闭潮给打破了,大量移动开发人员失业,造成的现象是什么?就是可能很多人需要争抢同一个岗位,那么工作自然也就不好找了。

今年我还特意去询问了一些在培训机构当讲师的朋友,一个是在传智播客,一个是在高博,他们都说现在已经把移动开发课程给关闭了,因为市场过于饱和了,不好找工作。可见培训机构在就业方向上的嗅觉敏锐度非常之高。

当然我并不是开培训机构的,我也没有什么就业指标。因此我不会在这里呼吁大家死守Android、iOS,或者是鼓励大家去转其他更好就业的行业,我只是以一个互联网从业者的身份尝试去思考和分析这件事情,并且谈一谈我个人的看法。

我觉得任何一个过度热门技术,都会经历这样一个过度饱和的阶段,而Android和iOS在就是属于典型的过度热门技术。其实Android倒还好,因为它有着Java语言的底蕴,而Java本身就很热门,但是iOS所使用的Objective-C则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中了彩票头奖的爆发户。要知道,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编程语言,到最高时排进过TIOBE编程语言排行榜前五名,如果这还不叫过度热门那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个名词了。

那么大家当然也不是傻子,看到移动开发这么火爆,当然都想进入到这个行业中分一杯羹了,慢慢慢慢就会变得过度饱和。其实Java之前也是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的,大概是在2000年出头的时候,Java开发可谓是如日中天,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时候接近了30%,大量程序员都一齐涌入到Java岗位也是造成了过度饱和。后来在04、05年,Java的市场占有率暴跌到了15%左右,那个时候Java程序员找工作也是非常困难的。既然找工作困难,自然就会有人转投其他更好就业的岗位,慢慢慢慢热门的技术冷了下来,供求比例也就能逐渐平衡了。下图中绿色线条代表Java的市场占有率。

那么Android和iOS我觉得现在也正在经历这个阶段,而且这是一个大的市场方向的平衡过程,不是我这一篇文章能左右得了的。今天即使我在这里大呼,Android和iOS很难找工作了,大家都去转其他方向吧,仍然还是会不断有人进入到这个行业。反过来即使我大呼,Android和iOS未来前景还是光明的,大家一定要坚守下去,仍然还是会不断有人转向其他方向。因此,市场是需要时间来慢慢平衡的,不用太过于忧虑,至于你自己到底应该从事什么,其实还是要追寻你内心的想法,每个人的选择都不一样。如果你追寻的是好找工作,那么可以转向一些更加稳定的岗位,服务器、前端等等。但如果你真的喜欢移动开发,那么我可以保证,不管市场有多冷,工作有多难找,最终你都还是一定能找到的,拿十份offer选一家企业和拿两三份offer选一家企业的区别而已。

关于择业问题我就分析到这里,接下来我再来谈一谈之前被问得比较多的问题。

前端时间我的公众号里有大量的朋友问我是不是Android快死了?因为那个时候爆出了一条新闻,说Google准备整合Android和Chrome OS的业务,推出一个新的操作系统Andromeda。

看到这样的问题我真是觉得哭笑不得,且不说Android和Chrome OS整合到底是不是真的吧,因为Google到现在也没有官方回应,但Android和Chome OS这两个操作系统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上的产品。Android是什么?全球第一大移动平台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超过70%,用户数达到了十几亿的规模,第三方应用数量也是百万级别的。而Chrome OS是什么?它是Google开发的一款基于PC的操作系统,主要是使用在Chromebook上的,这个操作系统非常简洁,几乎所有的操作都是在Web上完成的,因此它更像是一个浏览器,市场占有率只有不足4%。因此,就算是真的合并,也是Chrome OS兼并到Android上来,这和Android已死这种言论真是八杆子也打不上关系。

我觉得Google即使是再白痴的高管,也不会傻到放弃自己全球第一大的手机操作系统,放弃数百万的应用支持,来去整合出一个从零开始的操作系统出来。因此,我觉得最有可能的是,Chrome OS会兼并到Android系统中,为Android带来除了本地应用之外,更为丰富的PWA(Progressive Web Apps)应用,毕竟这才是Chrome OS所擅长的。至于名字会不会叫作Andromeda我不知道,但会以Android为主,Chrome OS努力向其兼并这一点我是肯定的。另外,Google在今年刚刚举办的中国开发者大会上大力宣传了Angular技术,其实我觉得这也是Google在释放重视PWA应用的信号。因为现在市场上使用React Native开发的呼声很高,虽然PWA应用是不可能完全替代原生应用的,但我觉得不管是Google还是苹果,都不希望将这种命门掌握在Facebook手上的,因此Google这次大力宣传Angular也可以视为准备开始和React Native进行直接的竞争。至于未来PWA应用的局势其实并不明朗,虽然现在React Native在市场占有率上是处于优势的,不过我可能更加看好Angular一些。我自己现在更加倾向于静观其变,等未来市场局势更加明朗的时候再尝试涉足这个领域,如果你对PWA应用非常感兴趣的话,目前先把JavaScript学好就可以了。

接下来我想谈一谈小程序的事情。

我觉得微信小程序是被炒得有点过度火热了,还记得在开放内测的第一天,朋友圈里简直是被各种刷屏,好像小程序就成了救世主一样,本地App已死的言论此起彼伏。

于是就有很多朋友在群里或者是公众号里问我,小程序将来会不会可能取代原生的App?首先我先肯定地回答一下:不会。小程序真的没有那么大的能耐,包括就连微信自己本身也都没有期望过小程序能有那么大的能耐。接下来我就和大家深入探讨一下小程序有哪些方面的限制吧。

首先,小程序和本地App相比,在用户体验方面基本上没有任何优势。不管是界面效果、速度、还是功能等等,这个相信没有异议。小程序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不需要安装,可能只需要通过扫一扫二维码的方式就能立即使用某个小程序了。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扫一扫二维码的成本并不低。安装应用很多时候大家就是随手点一点就下载安装了,更有人在逛应用商店的时候会觉得这个有意思,下载下来试试,那个也有意思,下载下来试试。但是一张冷冰冰的二维码图片则不会引起人的任何兴趣,一般愿意去扫二维码的都是精准定位的用户,不可能会有人觉得你这个二维码看上去不错,我就来扫一扫试试吧。我经常在线下看到有不少做活动的,只要微信扫一扫二维码添加关注,就送一瓶饮料,即使是这样用倒贴钱的方式,扫码的人都不怎么多,可见大家对于扫描二维码还是非常吝啬的。所以,有大把大把App的用户量都是几千万甚至是上亿的,但是微信公众号有几十万关注的号就已经算是大号了,几百万关注的号那已经不得了了,几千万关注的号貌似还没听说过,因为扫描二维码的成本真的不低。

另外,我记得之前微信有透漏过,小程序是不能无限添加的,每一个微信用户最多只能添加20个小程序。那这20个小程序的限制就相当于你手机的内存空间了,每添加一个小程序你的内存空间就少了一点,添加满了之后还要移除之前的小程序才能继续添加新的,这样无疑就让用户对于扫描二维码变得更加吝啬了。当然现在小程序还没有正式推出,到底最终是不是使用扫描二维码的方式,以及有没有20个小程序的限制都还只是猜测,我们也只能继续关注微信的后续动态才能知道了。

接下来我们再来说一下小程序的定位,我记得不知是马化腾还是张小龙之前有说过,小程序不会打扰用户,它只会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用户来使用。其实这样小程序就失去了很多提高用户粘性的机会,导致它的价值可能还不如公众号,因为公众号至少是可以向用户推送内容的。这样看来小程序可能更加适合于去开发一些工具类的应用,就是我需要用到你的时候自然会来找你。但是即使是工具类的应用,高频使用的工具可能也并不太适合小程序。比如说天气预报,Android上最方便查看天气预报的方式就是桌面上放置一个widget,如果我每次查看天气,都需要先打开微信,再进入小程序,然后才能查看到,感觉还是比较繁琐的。

最后再说一点,小程序如果真想替代本地App,那就动了太多人的蛋糕。App Store不会同意,360应用商店不会同意,甚至就连腾讯自己的应用宝也不会同意。市场还是多家的而不是微信一家的,毕竟微信自己的App不还在人家的应用商店上面挂着的么。

当然,我说了这么多小程序的不足并不是说它就不会成功,实际上我认为小程序一定会大获成功,就像当年的公众号一样。但如果说是要颠覆传统的本地App,那恐怕还差得有点远。
Android开发技术交流qq群;701740775

今年的移动互联网“寒冬”,比往常更加冷一些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xixi3616/p/9932336.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