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蚂蚁说:
蚂蚁风险大脑是 蚂蚁金服结合自身10多年的风险攻防经验,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领先科技手段,融合各地金融监管实践研发的智能监管科技系统。
在 9 月的云栖 ATEC 大会上,蚂蚁金服正式开放蚂蚁风险大脑 2.0,蚂蚁金服的理念是普惠金融,希望把自身的风控技术、风险大脑的能力开放出来,跟各地一起共创一个更加平等可信的金融环境,更好的去防控风险。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蚂蚁风险大脑 2.0。
11 月 8 日,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由人民银行科技司主办的“金融科技与信用社会建设”主题论坛上。蚂蚁金服宣布基于网络黑灰产防控治理的“天朗计划”全面升级,将蚂蚁风险大脑对传销、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金融风险防控融入其中,同时,蚂蚁风险大脑也将会全面赋能合作伙伴,为其业务发展保驾护航,为投资者和消费者提供一个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
资损率百万分之零点 5 登顶世界第一
从 2004 年蚂蚁金服(当时还叫支付宝)提供担保业务起,便希望通过新的、平等的、先进的技术,让普罗大众生活变得更美好、生产经营变得更高效,基于这个理念,蚂蚁金服明确了发展的三个方向:普惠、科技、全球化,而风险控制对于蚂蚁金服来讲是长期坚持的一个生命线。
蚂蚁金服副总裁杨鹏表示,蚂蚁金服的安全团队总人数到去年年底已超过两千多人,占总员工人数 20%以上,是蚂蚁金服最庞大的一个队伍。并且这个队伍的学历水平是整个蚂蚁金服集团最高的,可能在整个阿里也是最高的。这个团队里面汇集了很多不同领域的专家、最顶尖的学者,他们在心理学、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时间跟精力,不断地去摸索对安全最完美的诠释。
如今,蚂蚁金服提供的这种安全保障在业界是最高的,资损率低至百万分之零点 5,今年年底应该还能够再降一个数量级。与之相对的是,全世界排第二的资损率是万分之六。蚂蚁金服在安全领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背后的原因是整个两千多人的安全团队做了各种各样的研发和模型。比如,今天大家在支付宝交易的时候,你扫一个二维码,可能只有零点几秒的时间,其中每 100 毫秒系统会针对这个交易进行 8 个维度的校正跟安全甄别,根据它的支付的场景,对方的背景,你支付时候所处的环境,以及你的一些行为特征,去帮你甄别这个交易是否存在风险,如果存在风险,便在交易的两端去尽量的提醒,甚至截断交易,整个交易的背后是大概一百多个风险模型和五百多个风险策略的一个运算。
过去这十几年里面,因为对安全的重视,蚂蚁金服已经累计了无数的经验和技术。从去年开始,蚂蚁金服决定对外开放,监管无疑是蚂蚁金服考虑的一个重点。如今,蚂蚁金服已经跟国内很多省市的金融局、金融办签定协议,有些省市开始使用蚂蚁金服的数据加强当地的金融风险的风控,而这个金融安全的防护网仍在不断完善。
新金融时代的新风险
如今,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整个金融服务的业态已经发生了一个比较大的重构:
一、信息化。现代的金融服务正在从线下走向线上,而且是线下跟线上更加融合的一个过程;
二、无界性。过去的金融服务主要是依靠人和网点去展开金融的服务,现在的无界性之后,地域跟行业的边界正在打破;
三、普惠性。金融科技的发展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能享受到金融的一些服务,主要得益于金融效率的提升和金融服务成本的下降。
随着这三点的叠加,新的金融机构呈现出来的新风险形式也在不断涌现。通过蚂蚁金服的风险大脑我们看到整个 P2P 的传染性已经慢慢向私募发生转移,并且非法集资是占了绝大部分的一个风险的形式。围绕这样一些风险形式,它背后的问题是:金融监管过程是任重而道远的,并且需要科技来加持。背后深层次的分析下来到底是哪些原因导致了整个现象的发生,总结下来有三点:
一、风险比较难防。现代新型的金融机构产品是非常复杂的,比如返现,或是跟线下产品的叠加,整个过程中非法集资的危害性、隐蔽性、扩散性非常强,过去传统的监管方式很难做到事前去提早的发现风险。
二、风险难防背后的原因是机构难管。现在一个省也好,一个市也好,整个类金融机构多则十几万家,少则几万家,怎么有效的去识别类金融机构在做业务的过程中它到底有什么样的风险?比如说像小贷,它有超范围经营的问题,有杠杆率过高的问题,跨地域经营的问题,这些都是问题,包括 P2P 里面的一个自融现象,包括它的一个金融的欺诈,这是一个机构难管的问题。
三、最深层的原因是落后。因为金融科技的发展已经跑的非常全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AI 促进了金融业态的改变,但是现在称为 RegTech,发展过程中是落后于金融的发展业态的,这个过程中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包括底层计算的平台支撑发现识别新形态下面的一个金融的风险。
随着去年十九大工作报告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作为政府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本着为社会金融安全出一份力,尽一份责任的初心,蚂蚁风险大脑也正式开放。
蚂蚁风险大脑已正式开放
蚂蚁风险大脑以 AI 作为核心,形成一个类似于人类大脑行为的风险防控体系,以技术驱动的智能风控规避了传统风控基于人工经验的盲区,让风控不再需要通过人工识别黑产的作弊类型,减少人工干预,最终达到自动防御的理想状态。
蚂蚁风险大脑过去是服务于蚂蚁金服内部,基于蚂蚁金服比较多的金融业务本身,形成了包括帐户的保护,资金的安全,集资、赌博、欺诈等全类型的风险防控防范。在十多年的金融风控过程中,蚂蚁风险大脑具备了有整套金融风控的经验,包括风险识别的能力,风险预警、决策的能力,风险处置的能力,通过整套的解决方案构建了一个风险防控的一个闭环,一套全放位、立体化的风控体系,支撑蚂蚁金服十多年来整个业务的良好发展。
在 9 月的云栖 ATEC 大会上,蚂蚁金服正式开放了蚂蚁风险大脑 2.0,蚂蚁金服大安全副总经理王黎强表示,蚂蚁风险大脑 2.0 具备两个核心模块:
一、行业的监管平台。蚂蚁金服跟各地一起来制定 7+4+N 的类金融机构的一个监管的数据的标准,包括数据的采集,数据的监管,到整个监管流程的闭环。
二、风险检测。运用知识图谱、全球态势等做涉众类风险的识别,包括怎么去分析单个机构的风险、全局的风险、行业的风险。前端是一个触达 C 端的信访举报的平台,包括怎么通过网络化做信访,帮助减少信访的压力。另一端是跟 G 端联结在一起,是风险的处置平台,运用新的方式把整个处置的流程全部联通在一起,从 C 端到风险检测识别到处置的流程。然后上面是一个风险作战指挥中心,通过这种方式把隐蔽的风险,一个省的风险、市的风险,全部可视化出来,让监管者做到心中有底:我们管辖的风险到底是怎么样的态势,它的核心的风险是哪几家企业,以及哪几个行业是我们重点要关注的。
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发展,监管科技将成为全行业关注的话题。王黎强总结到:如今,整个中国已经在往数字经济做转型升级,我们现在谈的更多也是数字金融,数据是可以追踪保留的,怎么运用数据更好的构建一个全数字化的监管的一个模式?蚂蚁金服相信从被动到主动的监管过程是未来几年是一个重点突破的方向。有了数字化监管的模式之后,接下来便是发展,现在金融监管更多是防控风险,但未来更多是从监管的职能往发展的职能转型升级,蚂蚁金服希望构建一个金融创新跟风险防控平衡发展的模式,在风险可控的范围内助力金融创新,用金融创新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服务消费经济。最后,王黎强认为,未来整个金融防范的风险识别,包括追踪的流程全部可线上化之后,提供的将是一个更加可信的金融环境。
罗伯特希勒曾说过:金融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赚钱,它更多是为了实现社会的一个目标。一个好的社会重要的特征是平等、普惠,而蚂蚁金服的理念悄悄也是普惠金融,蚂蚁金服希望把自身的风控技术、风险大脑的能力开放出来,跟各地一起共创一个更加平等可信的金融环境,更好的去防控风险。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Ant-Techfin/p/9932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