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态、内核态和中断
-用户态:在低的执行级别下,代码能够掌控的范围有所限制,只能访问部分内存。
-内核态:在高的执行级别下,代码可以执行特权指令,访问任意的物理内存。
-中断:从用户态进入内核态的主要方式。
-中断类别
- 硬件中断:在用户态进程执行时,硬件中断信号到来,进入内核态,就会执行这个中断对应的中断服务例程。
- 软中断:在用户态进程执行过程中,调用了一个系统调用(一种特殊中断),进入内核态。
在实验楼环境中,我使用rename()系统调用来实现了将同目录下的文件更改文件名,C语言代码如下:
在Code文件夹中,我已经建立好一个名为“gzc.c”的文件,如图所示:
gcc执行上述C语言代码,成功改名,如图所示:
经查询,rename()的系统调用号为38:
38的16进制数为0x26。所以,编写汇编代码将其嵌入C语言代码,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char *old_name = "gzc123.c";
char *new_name = "gzc.c";
int ret;
asm volatile(
"movl %1,%%ebx\n\t"
"movl %2,%%ecx\n\t"
"movl $0x26,%%eax\n\t" //syscall num of rename in HEX is 0x26
"int $0x80\n\t"
:"=a"(ret)
:"b"(old_name),"c"(new_name)
);
if(ret<0)
printf("error!\n");
else
printf("successful!\n");
return 0;
}
因为刚才在执行纯C语言程序时已经将文件名改为"gzc123.c",这里的汇编代码嵌入C代码是将“gzc123.c”改为“gzc.c”,程序同样成功执行:
下面对嵌入的汇编代码进行分析:
"movl %1,%%ebx\n\t" //将old_name的值放入ebx
"movl %2,%%ecx\n\t" //将new_name的值放入ecx
"movl $0x26,%%eax\n\t" //syscall num of rename in HEX is 0x26
"int $0x80\n\t" //触发系统调用
:"=a"(ret) //将eax的值写入ret
:"b"(old_name),"c"(new_name) //分别代表上面的%1,%2
本次实验总体来说没有遇到什么编码理解上的问题,仅仅遇到了一个小问题,就是在实验楼环境执行代码编译完成后的可执行程序时提示“权限不足”,解决方法为在执行程序时在前面加上sudo,程序正常运行,如下所示:
本次实验仅使用汇编代码实现了简单的系统调用功能,实验比较容易,但使我对于汇编代码的编写和其执行过程更加熟悉和了解。希望在后面的实验中,理解和编写汇编代码、理解linux内核系统的运行会更加得心应手。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intoxication/p/9942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