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UML总结

时间:2014-02-13 03:42:59      阅读:314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一直不理解这两个视图的区别,当自己在画视图的时候非常的吃力。

下面就来区分一下。

 

  回顾定义:

            顺序图用来表示用例之间的行为顺序。顺序图中的每个操作都对应了一个类操作。重点在于消息是如何在对象之间传送和接受的。

 

           活动图是指业务用例的一个执行步骤或一个操作,主要表示的是在没有外部事件触发的条件下内部执行的逻辑过程。

 

 

区别:

       

         作用上:

                    顺序图主要用来描述参与者触发一个用例的时候,消息是如何在对象之间传递和接收的。

                    活动图主要描述一个用例的逻辑执行的逻辑过程。

                    例如:登录窗体的时候,需要先输入信息,验证通过后才能够登录,不合法时给予提示。

                    这就是一个用例的逻辑过程。如果用活动图描述的话,是以对象角度来考虑的。此用例中包括学生类、窗体抽象类、后台数据类等,然后通过对象之间的相互调用来进行消息的传递和接受。

 

     是否有触发者:

                      

                    由于活动图只是单纯的描述一个逻辑过程,所以就没有触发者,而顺序图涉及到对象之间的交互所以是收到参与者的触发才能够是对象之间进行消息交流。

 

 

   用法:

                  一个活动必须由一个开始和结束,而顺序图是由参与者触发,在此需要注意的是向那个对象发消息就是调用它类中的操作,就是用箭头指向对象所在的类。因此对象之间消息传递调用的都是类图中的方法。

 

 

      下面来谈一下学习UML的总体感受。

        在这个阶段花费的时间很长,因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工具,一种视图化的语言,所以更要我们来认真的学好它。当自己在用的时候,能够很好的把他用到位。

        回顾下学习UML时,才发现自己花费好长的时间都在理解它上,当时从UML视频中获得的理解远远的不够,正如米老师所说:盲人摸象,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一个事物。因此自己也尝试找了不同的资料来逐渐的加深对这九种的用法。

        当自己在画图的时候,总是不断的抛弃自己所画的,一遍一遍的重复,总感觉画的不对或者不到位。然后又开始找资料对比,找实例进行学习,从别人的经验中学习如何来实践好对这九张视图的运用。虽然到目前为止,自己画的还不是很好,画的也相当的简单,但是感觉对于现阶段自己的水平就已经足够了,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还会再次学习到,到那时候八成就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就好比多年后在某个时间某个小巷偶遇自己的一个老朋友般。

 

        反思在这个阶段的学习,发现不要“急于求成”,自己也可能刚开始从视频中宏观上理解是怎么回事后,就匆匆忙忙的开始了实践,可等自己动手的时候,却发现无从下手。还得再次返回去重复。这也在告诫自己,在以后的每一步学习过程中,都要走的踏实一点,“蜻蜓点水”式的学习以后肯定会吃大亏的,尤其是对于软件这个行业来说更粗心不得。哪怕一个微乎其微的小数点的过失都不能存在。

 

      其次也要多动手,多搜索。怪不得米老师在第一年的时候重点讲搜索引擎,意义就在于此,让我们借助网络这个环境从不同的角度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不同的时候,一定要善于借助外力来帮助自己。从网上找一些好的文档来借鉴一下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最后谈到总结这件事,本人感觉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适时的记录下自己的想法,自己学习的感受,即使你写的不好,写的不够专业,这些都无所谓,只要你写出来就证明你在思考这件事情,在写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这些都将成为你以后学习的宝贵财富。在目前自己还时不时的翻一下以前的博客来寻找一些东西,或者在阅读别人博客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好的知识来记录下来。

 

      正如米老师常说:积累。这些琐碎的博客随着日积月累将会变成你一笔宝贵的财富。

UML总结

原文:http://blog.csdn.net/luckyzhoustar/article/details/19123297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