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时间:2018-11-28 20:02:15      阅读:189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处理机调度:多道程序环境下,动态的把处理机分配给就绪队列中的一个进程使之执行。

提高处理机的利用率、改善系统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处理机调度的性能

处理机调度便成为OS设计的中心问题之一。分配的任务由处理机调度程序完成。

一、处理机调度的基本概念
作业进入系统驻留在外存的后备队列上,再至调入内存运行完毕,可能要经历下述三级调度。

?高级调度(High Scheduling)

 

又称作业调度或长程调度(Long-Term Scheduling),接纳调度(Admission Scheduling)
主要在早期批处理阶段,处理在外存上的作业
决定外存后备队列中的哪些作业调入内存;
为它们创建进程、分配必要的资源;
将新创建的进程排在就绪队列上,准备执行。
管理的方面比较多。
* 系统运行并不一定存在高级调度
批处理系统:作业进入系统后先驻留外存,故需要有作业调度。
分时系统:为及时响应,作业由终端直接送入内存,故不需作业调度。
实时系统中,通常也不需作业调度。 

 

?中级调度(Intermediate-Level Scheduling)

 

也称为进程调度、微观调度或短程调度(Short-Term Scheduling)
决定内存就绪队列中的哪个进程获得处理机,进行分配工作。是最基本的一种调度,在三种基本OS中都有。
进程调度方式
1)非抢占方式(Non-preemptive Mode)
一旦处理机分配给某进程,该进程一直执行。决不允许其他进程抢占已分配运行进程的处理机。
2)抢占方式(Preemptive Mode)
允许调度程序根据某种原则,暂停某个正在执行的进程,将处理机重新分配给另一进程。
进程调度方式比较

 

?低级调度(Low Level Scheduling)

 

又称交换调度或中程调度(Medium-Term Scheduling)
引入目的:提高内存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根据条件将一些进程调出或再调入内存。

 

三种调度的频率和复杂度
进程调度:运行频率最高,算法不能太复杂,以免占用太多的CPU时间。分时系统通常10~100ms便进行一次。
作业调度:一个作业运行完毕退出系统时即触发重新调度一个新作业入内存,周期较长,大约几分钟一次。因而也允许作业调度算法花费较多的时间。
中级调度:运行频率基本上介于上述两种调度之间。

技术分享图片

4、调度队列模型
不论高级、中级或者低级调度,都涉及到进程队列,由此形成了三类调度队列模型。从这三种方式中体验调度的过程。
1)仅有进程调度的调度队列模型
常见情况:
分时系统。
通常仅设置进程调度,用户键入的命令和数据,都直接送入内存。
调度对象:
处于就绪状态的进程。
组织形式:
栈、树或一个无序链表
用何种形式取决于OS类型和采用的调度算法。

每个进程在执行时按规定的时间片算法,在给定时间片内任务有三种执行情况:
完成工作,释放处理机进入完成状态
未完成,将该任务再放入就绪队列末尾
因某事件而被阻塞,被OS放入阻塞队列
2)具有高级和低级调度的调度队列模型
 批处理系统中,还需要作业调度
3)同时具有三级调度的调度队列模型
引入中级调度后,进程的状态变化:
 就绪状态:分为内存就绪和外存就绪。
阻塞状态:分为内存阻塞和外存阻塞。
中级调度使进程在上述状态间变化,并使数据在内外存间互换。

 技术分享图片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Kirino1/p/10027856.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