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旨在阐述两个基本问题:
1、什么叫学习、什么叫学习能力?
2、如何有效提升与评估自己学习能力?
从生理特性出发,采用演绎与问答的方式来论述。
并根据自身经历,对思维和想象力提出了个人理解,以及结合一些现实意义的探讨,希望能对培养主动学习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1、(1)什么叫学习?
学习作为一种获取知识交流情感的方式。包括人的行走、言语、知识、技能、习惯、兴趣、态度和道德品质等学习。
狭义: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理解、探索、实验、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升华)的行为方式。例如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以掌握人类所积累的经验为其任务的。因此,在学校教育情景中学习是指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能力、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和形成一定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质以及个性变化等的过程。
广义:是人在生活过程中,通过获得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行为方式。
从行为主义的角度,是以获得经验和技能为结果的过程。
延拓:I为什么要学习,基于生理体质的思考?
人的生理属性决定了,人的感知觉无法客观反映世界,只能通过不断完善大脑的经验,即模式[可以看成是一个黑盒子或者说是迷宫,当个体的认识不断提升是我们对其越了解],来应对环境无限变化的可能,这也是认知的相对性的源头。
知乎YJango有几点提示:“感知源于模型,尽管不是真实,却是生存唯一;因而也就有了,为什么要学习科学知识、为什么当代的我们判断知识好坏很重要、为什么要了解一些自己的生理特性等”。详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4915276/answer/557016345]
本质的学习是功能和作用上对解决问题的提升,这里解决问题分为两类:一类是封闭有限的,可以靠记忆解决,属于重述;而另一类是无限、随机的未知新情况,需要知识分析能力的参与。
(2)什么叫学习能力?
无论是开放环境还是封闭的系统中,学习能力在功能上可以看成是-达到目标的最优策略与执行效率。
影响学习能力主要的四个方面:
-模式。通常叫智力。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理解方式,生理上是基于大脑各区域之间的神经联结,主观上依托于主体所处的时代与所受的教育以及经历。以爱因斯坦大脑为例,其大脑沟壑纵横,开发程度高于常人,其生理结构奠定了理解水平高于常人,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多数智商高的人学习能力强的现象。在多提一点,多挑战自我,不仅能走出舒适区(温水煮青蛙的道理),而且可以不断激发自己的潜力,在智力与学习方面就是,更深的体会更强的模式。
-周围学习环境。通常叫专注力,广义上是人与人的互动包括职场、商场、政治环境等等,其本质都是人的生理,受激素影响为主。而这些激素本就有调控人喜怒哀乐作用,当与环境相互作用后,加剧人本身的某一状态。
-能量分配。通常叫时间。时间安排其实质就是能量分配。时间其实是对时空的度量,物理上的定义是以粒子的原子跃迁和振动来度量的,属于一种人为规定,而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元xx年是一种历法,也是人基于自然现象的规定;换句话说,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指的时间虽说是钟表上的,但其实衡量的是生物时间,而非物理时间。也就是生物的寿命。而这种测量方式应该用来更好的帮助我们量化自身能量的分配,而不是去堆时间。
-信息处理。通常叫方法。由信息源——信息通道——信息终点的路径,是每种生命体与外界通信的模式,人的学习更是基于此。
值得一提的是”有教无类”,这个“类”,就包含着以上四个现代观点。顺便提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哪些思想家通过他们的存在、人格和学说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最大?一般认为为这四人,即苏格拉底、释迦牟尼、孔子和耶稣。美国联邦法院门楣上的三位立法者从左至右是:孔子,摩西,梭伦。代表了:教育,宗教,法律。
II学习的意义是什么?
价值提升——比幸福、利润更重要的是人们希望自己活得有价值。长期来看,是人生目的是否达到,短期来看,是“饥渴感”与“满足感”是否平衡。对于短期,尤其是在校学习或者日常充电,提出一个法子:
总的来说,任何对个人有重要意义的事情或信息,自然会吸引一个人高质量的关注。
比如,学习和人的原始本能结合在一起,那样才会有足够的动力——为了追求一个女生而学习,这是结合性本能,其实不止性本能,还有生存本能,于是乎:跟生存有关的事情、亲密关系、跟你的人生目标有关的事情,或者跟你的个人生存意义有关的事情,这些都能让你自然而然投入足够的、高质量的注意力,因此你也更容易记住。
2、(1)如何有效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能力的提升需要实践,实践就要以目标为导向,问题为驱动。因此,第一步就要寻找学习的目标,提供一个自查目标的法子:
A、坐下来,写出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B、再罗列“这样的人”所对应的知识领域或技能
C、再把知识领域或技能细分成主要和次要的知识点
D、你需要学习的知识体系图就出来了
这个方法对主动学习会很有效,但也比较麻烦。因此,建议C、D两项可以逐步完成,从实践中不断调节,或许会更好。
被动的跟着老师走,按部就班完成每日内容的方法,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试图从源头挖掘出一条可行的主动学习思路。
什么是主动学习?
学习要懂问题驱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段名言:“如果给我1小时解答一道决定我生死的问题,我会花55分钟弄清楚这道题到底在问什么。一旦清楚它到底在问什么,剩下的5分钟足够回答这个问题。”这话什么意思?——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怎样做好主动学习?
其一,学习要懂系统深挖。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其二,做自己擅长的事做到极致。
(2)怎么评价或评估学习能力?
经世济用——当你系统地学习一个知识后,你必须为这个知识找到一个或多个致用的出口,只有让知识频繁地得到“致用的锻炼”,知识才能真正地转化成为长在你身上的本事。分为几个层面:
①利用费曼技巧——向别人解释:这种解释不仅包含联系与拓展,也有换位思考与结合实际场景的运用,会在模式层面拓展人的潜力。
②在费曼技巧基础上,把所学的东西,成品化,比如编程编出某个程序;把感受和收获写成文章,发表在博客上;制作视频;进行演讲等,这就是费曼技巧的生活化过程,如果往长远的想,这就是一种叫体验式成长。
关于思维和能力的几点认识:
一、思维——全局观、历史观、角色观;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 爱因斯坦
其中的想象力指代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也是思维的最表层最基础的部分,其核心就是想象力。
-那什么是想象?
想象可以这么理解:想象是人或动物对大脑中储存的感觉和知觉刺激信息的加工,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一种大脑的综合高级意识活动。
-什么是思维?
思维是人类大脑活动的重要特征,它以感觉知觉所获得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分析、比较、综合、抽象和概括,形成概念、推理和判断过程即为思维,是人类认识活动的最高形式。
二、科研与探索的基本点:好奇的心+怀疑的眼光+批判的精神
三、换位思维,三个基本原则:
(1)利益链,即别人想要的和害怕的。
(2)生态与历史,参与者所处的环境(不是静态的,包含政商职场等各类人与人的动态互动),以及参与者的人生经历。
(3)自我局限——认识的相对性;其中,注意一个小点,怀疑不等于质疑。
此三点,对于日常与研究中,各种言论、观点、方法等——从何而来、为什么提出这些——提供了更多分析角度与认知评价方式。
四、抽象思维能力
抽象思维能力是我们认识世界最根本的规律的能力。而如果你要认识本质,本质的规律,就必须对以下两点有足够认识。
一是准确界定概念,准确界定概念的内涵、外延和数量属性;
二是准确判断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准确判断概念之间的演绎关系和数量属性关系。这才是抽象能力的完整的过程。
五、逻辑思维
逻辑分析是常见的分析手段,一找寻某种规律为主线,浅层的逻辑分析也是我们常见——形象分析、简化分析、具体分析;以数学为例,分别对应画图、化归子问题(转化)、举例;深层的就是以知识(多为抽象)进行分析,以考试为例,数学就是根据已学知识点,‘拆包装’并找出此题解法的能力,对于英语阅读,尤其是考研,就是依据长难句和同义替换理解原文,并比对各选项与问题的相关度。这也是应对当今数据爆炸的有效方法——客观信息处理能力。
六、发散思维
可理解为,如何在学习中拓展——搜寻与发散。学习因为发散与联系实际而真正理解,因为实际运用而变得深刻。联系周围和自我认知中的事物,通过类比来寻求模式和生活的对立统一。此话的大意是,因为个体认知的相对性,即不完备,需要不断发展,因此从生活经验中提取的模式,也要不断发展。
七、体验式成长的意义,孩子教育若能侧重于身教、带孩子感受世界,并在此期间给予一定引导,对其创造性与想象力的激发会有很大作用,最后的知识只不过是副产品。结合一、二点。
当对思维和学习究竟是什么有更多感性了解后,相信有想法的人,对于如何主动学习,而不是学校那种“满堂灌”的学习方法,更可以找的自己的应对策略与自我教育方式。
以上内容可作指导,无需强加理解,只需于日常不断内省,并针对自己的问题给出适合的解决方法即可。
最后,欢迎感兴趣的朋友交流与指正。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Riesling95/p/10181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