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内容:
1、第四章 网络层
2、第五章 运输层
一、第四章 网络层
1、网际协议IP
(1)IP介绍
网际协议IP是TCP/IP体系中两个最重要的协议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因特网标准协议之一。与IP协议配套是用的四个协议:
(2)IP地址
IP 地址就是给每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是唯一的 32 位的标识符。由因特网名字与号码指派公司ICANN进行分配。
IP地址编制方法的三个阶段:
每一类地址都由 网络号 net-id和 主机号 host-id组成,主机号中全0表示网络地址,全1表示广播地址
A类:
由1字节的网络地址和3字节主机地址组成
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0“,可指派的网络数为128-2,减2的原因是0.0.0.0对应“本网络”,另外一个是127.0.0.1是本地软件的回环地址,用于测试自己电脑IP地址是否可用。
地址范围1.0.0.0到126.255.255.255
最大主机数为2563-2=16777214台,减2的原因是全0的主机号字段代表该IP地址是”本主机“,全1表示”所有的“,表示该网络上的所有主机
B类:
由2字节的网络地址和2字节主机地址组成
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0”,可指派的网络数为 214 -1,因为最高位为10,所以不存在全0全1的情况,但是B类网络地址128.0.0.0是不指派的,可指派最小网络地址是128.1.0.0
地址范围128.0.0.0-191.255.255.255
最大主机数为2562-2=65534台,减2同样是全0全1情况。
C类:
由3字节的网络地址和1字节主机地址组成
网络地址的最高位必须是“110”,可指派的网络数为221-1,192.0.0.0不指派,最小可指派网络地址是192.0.1.0
地址范围192.0.0.0-223.255.255.255
最大主机数为256-2=254台,减2同样是全0全1情况。
D类是多播地址,“lll0”开始
E类保留为今后使用,“llll0”开头
(3)IP地址与硬件地址
IP地址与硬件地址:
地址解析协议ARP:ARP是解决同一个局域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的 IP 地址和硬件地址的映射问题。
每一个主机都设有一个ARP高速缓存(ARP cache),里面有所在的局域网上的各主机和路由器的 IP 地址到硬件地址的映射表。
如果所要找的主机和源主机不在同一个局域网上,那么就要通过 ARP 找到一个位于本局域网上的某个路由器的硬件地址,然后把分组发送给这个路由器,
让这个路由器把分组转发给下一个网络
(4)IP数据报
一个IP数据报由首部(20 字节+可选字段)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分组转发:
2、划分子网和构造超网
(1)划分子网
两级IP地址缺陷:
子网划分的基本思路:
子网划分具体内容:
(2)构造超网(无分类编址CIDR)
CIDR(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的主要特点:
地址掩码:是一连串的1和0组成,而1的个数救赎网络前缀长度。在斜线记法中。斜线后面的数字就是地址掩码中1的个数
构成超网:由于一个CIDR地址块中含有很多地址,所以在路由表中就利用CIDR地址块来查找目标网络,这种地址的聚合常称为路由聚合,也称构成超网
(3)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为了更有效地转发IP数据报和提高交付成功的机会,在网际层使用了ICMP,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
ICMP报文的种类:
ICMP 差错报告报文共有 5 种:
ICMP 询问报文有两种:
(4)路由选择协议
两大类路由选择协议:
RIP协议的优缺点:
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其主要特点:
OSPF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使用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其主要特点:
BGP是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它采用路径向量路由选择协议,其主要特点:
二、第五章 运输层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wyb666/p/101898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