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网络技术基础
目标: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1.1.1 计算机网网络的发展阶段
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理论准备;
第二阶段:计算机网络的形成;
第三阶段: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
第四阶段:Internet应用、无线网络与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的发展;
1.1.2 计算机网络形成与ARPANET
新技术的出现需要的条件:一是强烈的社会需求;二是前期技术的成熟;
“可生存系统”:在遭遇核战争或自然灾害时,如果部分网络设备或通信线路遭到破坏,网络系统仍能利用剩余的网络设备与通信线路继续工作的网络系统。
要实现“可生存系统”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网络拓扑结构与数据传输方式;
ARPANET分为两个部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通信子网的转发节点用小型机实现,称为接口报文处理器(IMP)。
ARPANET的主要贡献表现在:
(1)开展对计算机网络定义与分类方法的研究;
(2)提出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的二级结构概念;
(3)研究分组交换协议与实现技术;
(4)研究层次型网络体系结构的模型与协议体系;
(5)开展TCP/IP协议与网络互联技术的研究。
1.1.3 Internet发展与信息高速公路建设
1995年美国联邦网络委员会通过一项提案,为Internet做出如下定义:
Internet是一个全球性的信息系统,系统中的每台主机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主机地址,IP协议定义了地址的格式。
1993年,美国公布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建设计划,NII被形象地称为信息高速公路。
1.1.4 宽带城域网与三网融合技术发展
支持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宽带城域网结构一般可以分为核心交换、汇聚与接入三个层次。
“三网融合”实质上是计算机网络、电信网与电视传输网技术的融合、业务的融合。
1.1.5 物联网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理解物联网的基本概念,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物联网是Internet接入方式的延伸与功能的扩展。
(2)物联网实现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无缝连接。
(3)物联网预示着网络技术将会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应用的发展趋势。
(4)物联网提出了很多新的研究课题。
对于物联网与Internet关系问题的认识,有两种基本思路:
一种思路是将物联网应用系统直接接入到当前的Internet中。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jim-zwb/p/1036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