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系统。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设备,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FAT,NTFS,exFAT
Ext,Ext2-4
7 mini 64bit
Ubuntu 1604 server 64
网易镜像:http://mirrors.163.com/centos/6/isos/
搜狐镜像:http://mirrors.sohu.com/centos/6/isos/
官网下载汇总信息:http://mirrors.zju.edu.cn/ubuntu-releases/16.04/
http://mirrors.zju.edu.cn/ubuntu-releases/16.04/ubuntu-16.04.5-server-amd64.iso
http://mirrors.zju.edu.cn/ubuntu-releases/16.04/ubuntu-16.04.5-server-i386.iso
注:复选框去掉
这个windows自带的虚拟机:
l 不好用
l 功能不强大
l 收费
基于ubuntu系统集成的
需要打开笔记本BIOS中的IVT对虚拟化的支持
功能强、收费
免费、开源、轻量好用
http://archive.kernel.org/centos-vault/7.2.1511/isos/x86_64/CentOS-7-x86_64-DVD-1511.iso
1)什么是VMtools
VM tools顾名思义就是Vmware的一组工具。主要用于虚拟主机显示优化与调整,另外还可以方便虚拟主机与本机的交互,如允许共享文件夹,甚至可以直接从本机向虚拟主机拖放文件、鼠标无缝切换、显示分辨率调整等,十分实用。
2)先启动CentOS并成功登录如下图,发现底部提示且窗口中等大小,准备安装
3)选择虚拟机菜单栏--安装VMware tools
4)光驱自动挂载VMTools
5)右键解压VMwaretools-9.6.2-1688356.tar.gz
进入文件夹并确认看到vmware-install.pl文件
6)运行vmware-install.pl文件
最后用“./vmware-install.pl”命令来运行该安装程序,然后根据屏幕提示一路回车。到此整个安装过程算是完成了。
7)直接按到/dev/hdc...停止为止,安装完成
8)重启CentOS, 这时候屏幕变成全屏了
9)设置共享文件夹,实现Windows ?--------àCentOS文件共享
1)异常情况
2)宿主机BIOS设置中的硬件虚拟化被禁用了
需要打开笔记本BIOS中的IVT对虚拟化的支持
有免费共享版,轻量级、界面好看、操作友好。
商业版本需要破解
SSH Secure Shell、netterm、putty
编辑/etc/ssh/sshd_config
注释掉PermitRootLogin without-password
增加PermitRootLogin yes
/etc/init.d/ssh restart
保存,重启ssh
vi /etc/network/interface
auto enp0s3
iface enp0s3 inet static
address 192.168.0.217
netmas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0.252
dns-nameservers 114.114.114.114 1.1.1.1 //域名解析服务器
重启应用配置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或者service network restart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p0s3
IPADDR=192.168.0.116 //IP地址信息
GATEWAY=192.168.0.252 //网关信息
netmask 255.255.255.0 //子网掩码
ONBOOT=yes //是否系统启动就应用
BOOTPROTO=static //IP静态分配
DNS1=114.114.114.114 //域名服务器IP
DNS2=1.1.1.1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启网卡
ping 163.com //测试连接域名是否正常
重启
reboot
init 6
shutdown -r now 立刻重启(root用户使用)
shutdown -r 10 过10分钟自动重启(root用户使用)
shutdown -r 20:35 在时间为20:35时候重启(root用户使用)
如果是通过shutdown命令设置重启的话,可以用shutdown -c命令取消重启
init 0
1、halt 立刻关机
2、poweroff 立刻关机
3、shutdown -h now 立刻关机(root用户使用)
4、shutdown -h 10 10分钟后自动关机
0:系统停机状态,系统默认运行级别不能设置为0,否则不能正常启动,机器关闭。
1:单用户工作状态,root权限,用于系统维护,禁止远程登陆,就像Windows下的安全模式登录。
2:多用户状态,没有NFS支持。
3:完整的多用户模式,有NFS,登陆后进入控制台命令行模式。
4:系统未使用,保留一般不用,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用它来做一些事情。例如在笔记本电脑的电池用尽时,可以切换到这个模式来做一些设置。
5:X11控制台,登陆后进入图形GUI模式,XWindow系统。
6:系统正常关闭并重启,默认运行级别不能设为6,否则不能正常启动。运行init6机器就会重启。
/bin:是Binary的缩写,这个目录存放着系统必备执行命令
/boot:这里存放的是启动Linux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自己的安装别放这里
/dev:Device(设备)的缩写,该目录下存放的是Linux的外部设备,在Linux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etc: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home:存放普通用户的主目录,在Linux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
/lib:系统开机所需要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Windows里的DLL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Linux:动态库.so 静态库.a
Window:动态库.dll 静态库.lib
动态库是运行时调用,静态库是开发程序时调用.
/lost+found: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media:linux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linux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misc: 该目录可以用来存放杂项文件或目录,即那些用途或含义不明确的文件或目录可以存放在该目录下。
/mnt:系统提供该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我们可以将光驱挂载在/mnt/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光驱里的内容了。
/net 存放着和网络相关的一些文件.
/opt:这是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比如你安装一个ORACLE数据库则就可以放到这个目录下。默认是空的。
/proc: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root: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sbin:s就是Super User的意思,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selinux:这个目录是Redhat/CentOS所特有的目录,Selinux是一个安全机制,类似于windows的防火墙
/srv:service缩写,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sys: 这是linux2.6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该目录下安装了2.6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
/tmp: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
/usr: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与windows下的program files目录。
/var: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Vi有三种基本工作模式:
+ 命令模式
+ 文本输入模式
+ 末行模式。
任何时候,不管用户处于何种模式,只要按一下ESC键,即可使Vi进入命令模式;我们在shell环境(提示符为$)下输入启动Vi命令,进入编辑器时,也是处于该模式下。在该模式下,用户可以输入各种合法的Vi命令,用于管理自己的文档。此时从键盘上输入的任何字符都被当做编辑命令来解释,若输入的字符是合法的Vi命令,则Vi在接受用户命令之后完成相应的动作。但需注意的是,所输入的命令并不在屏幕上显示出来。若输入的字符不是Vi的合法命令,Vi会响铃报警。
在命令模式下输入插入命令i、附加命令a 、打开命令o、修改命令c、取代命令r或替换命令s都可以进入文本输入模式。在该模式下,用户输入的任何字符都被Vi当做文件内容保存起来,并将其显示在屏幕上。在文本输入过程中,若想回到命令模式下,按键ESC即可。
末行模式也称ex转义模式。在命令模式下,用户按“:”键即可进入末行模式下,此时Vi会在显示窗口的最后一行(通常也是屏幕的最后一行)显示一个“:”作为末行模式的提示符,等待用户输入命令。多数文件管理命令都是在此模式下执行的(如把编辑缓冲区的内容写到文件中等)。末行命令执行完后,Vi自动回到命令模式。例如:
:sp newfile
则分出一个窗口编辑newfile文件。如果要从命令模式转换到编辑模式,可以键入命令a或者i;如果需要从文本模式返回,则按Esc键即可。在命令模式下输入“:”即可切换到末行模式,然后输入命令。
vim是从 vi 发展出来的一个文本编辑器 。代码补完、编译及错误跳转等方便编程的功能特别丰富
i: 插入光标前一个字符
I: 插入行首
a: 插入光标后一个字符
A: 插入行未
o: 向下新开一行,插入行首
O: 向上新开一行,插入行首
ESC:从插入模式或末行模式进入命令模式
注:set nu显示文本行编号
h: 左移
j: 下移
k: 上移
l: 右移
M: 光标移动到中间行
L: 光标移动到屏幕最后一行行首
G: 移动到指定行,行号 –G //先按数字,再按大写字母G
w: 向后一次移动一个字
b: 向前一次移动一个字
{: 按段移动,上移
}: 按段移动,下移
Ctr-d: 向下翻半屏
Ctr-u: 向上翻半屏
Ctr-f: 向下翻一屏
Ctr-b: 向上翻一屏
gg: 光标移动文件开头
G: 光标移动到文件末尾
x: 删除光标后一个字符,相当于 Del
X: 删除光标前一个字符,相当于 Backspace
dd: 删除光标所在行,n dd 删除指定的行数
D: 删除光标后本行所有内容,包含光标所在字符
d0: 删除光标前本行所有内容,不包含光标所在字符
dw: 删除光标开始位置的字,包含光标所在字符
u: 一步一步撤销 //word里面ctrl+z
Ctr-r: 反撤销 //ctrl+y
.: 重复上一次操作的命令
>>: 文本行右移
<<: 文本行左移
yy: 复制当前行,n yy 复制 n 行
p: 在光标所在位置向下新开辟一行,粘贴
v: 按字符移动,选中文本
V: 按行移动,选中文本可视模式可以配合 d, y, x,>>, << 实现对文本块的删除,复制,左右移动
r: 替换当前字符
R: 替换当前行光标后的字符
/: str查找
n: 下一个
N:上一个
把abc全部替换成123
末行模式下,将光标所在行的abc替换成123
:%s/abc/123/g
末行模式下,将第一行至第10行之间的abc替换成123
:1, 10s/abc/123/g
末行模式下
q:未修改或已保存
q!:强制退出
w:保存 //vim newfile 打开可以直接保存,
或者vim启动编辑后,通过:w newfile 保存到自定义文件名中。
qw(x):保存并退出
cd /home/用户名 或 cd ~
凡事以/打头的都是。
凡事不是能/打头的
. 当前目录
../
上一级目录
-rwxr-xr-x
用户权限
组权限
其他用户权限
对文件而言,具有读取文件内容的权限;对目录来说,具有浏览目录的权限。
对文件而言,具有新增、修改文件内容的权限;对目录来说,具有删除、移动目录内文件的权限。
对文件而言,具有执行文件的权限;对目录了来说该用户具有进入目录的权限。
第1个字母代表文件的类型:“d” 代表文件夹、“-” 代表普通文件、“c” 代表硬件字符设备、“b” 代表硬件块设备、“s”表示管道文件、“l” 代表软链接文件。 后 9 个字母分别代表三组权限:文件所有者、用户者、其他用户拥有的权限。
每一个用户都有它自身的读、写和执行权限。
l 第一组权限控制访问自己的文件权限,即所有者权限。
l 第二组权限控制用户组访问其中一个用户的文件的权限。
l 第三组权限控制其他所有用户访问一个用户的文件的权限。
这三组权限赋予用户不同类型(即所有者、用户组和其他用户)的读、写及执行权限就构成了一个有9种类型的权限组。
命令行的使用方法
command [-options] [parameter1] …
command: 命令名,相应功能的英文单词或单词的缩写 [-options]:选项,可用来对命令进行控制,也可以省略,[]代表可选 parameter1 …:传给命令的参数:可以是零个一个或多个
查看帮助文档
ls --help 或者 man ls
Tab键
History
ls是英文单词list的简写,其功能为列出目录的内容,是用户最常用的命令之一,它类似于DOS下的dir命令。
Linux文件或者目录名称最长可以有265个字符,“.”代表当前目录,“..”代表上一级目录,以“.”开头的文件为隐藏文件,需要用 -a 参数才能显示。
与DOS下的文件操作类似,在Unix/Linux系统中,也同样允许使用特殊字符来同时引用多个文件名,这些特殊字符被称为通配符。
linux允许将命令执行结果重定向到一个文件,本应显示在终端上的内容保存到指定文件中。
如:ls > test.txt ( test.txt 如果不存在,则创建,存在则覆盖其内容 )
注:>输出重定向会覆盖原来的内容,>>输出重定向则会追加到文件的尾部。
查看内容时,在信息过长无法在一屏上显示时,会出现快速滚屏,使得用户无法看清文件的内容,此时可以使用more命令,每次只显示一页,按下空格键可以显示下一页,按下q键退出显示,按下h键可以获取帮助.
more 文件名
head 文件名
一个命令的输出可以通过管道做为另一个命令的输入。
管道我们可以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管子,管子的一头塞东西进去,另一头取出来,这里“ | ”的左右分为两端,左端塞东西(写),右端取东西(读)。
clear作用为清除终端上的显示(类似于DOS的cls清屏功能),也可使用快捷键:Ctrl + l ( “l” 为字母 )。
注:windows里面强制删除文件shift+del
touch 文件名
注:gzip 压缩和解压过程中会删除源文件.
tar –cvf aa.tar aa ;gzip aa.tar aa.tar.gz 相等于 tar –czvf aa.tar.gz aa
解压用法: tar zxvf 压缩包包名
-z:指定压缩包的格式为:file.tar.gz
压到指定目录:-C (大写字母“C”)
注:快捷键ctrl+d
注:推荐用adduser更方便,添加完后,用passwd修改密码
cat /etc/group
如果需要同时进行设定拥有者、同组者以及其他人的权限,参考如下:
Chown test:test filename
killall[参数][进程名]
nohup ./test.py &
tail –f 文件名
http:80端口
证书https:443端口
收邮件端口:143
发邮件端口:25
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21
远程桌面:3389
Mysql 3306
Oracle 1521
netstat –apnt
Centos:yum
Ubuntu:apt-get
Centos:rpm
rpm –ixv 3.10a-13.i386.rpm
Ubuntu:deb
dpkg -i Package.deb
ssh 用户名@IP
使用ssh访问,如访问出现错误。可查看是否有该文件 ~/.ssh/known_ssh 尝试删除该文件解决。
远程拷贝文件,scp -r 的常用方法:
1.使用该命令的前提条件要求目标主机已经成功安装openssh-server
如没有安装使用 sudo apt-get install openssh-server 来安装
2.使用格式:
scp -r 目标用户名@目标主机IP地址:/目标文件的绝对路径 /保存到本机的绝对/相对路径
举例:
scp -r itcast@192.168.1.100:/home/itcast/QQ_dir/ ./mytest/lisi
在后续会提示输入“yes”此时,只能输“yes”而不能简单输入“Y”
拷贝单个文件可以不加 -r参数,拷贝目录必须要加。
本地文件复制到远程:
scp FileName RemoteUserName@RemoteHostIp:RemoteFile
scp FileName RemoteHostIp:RemoteFolder
scp FileName RemoteHostIp:RemoteFile
本地目录复制到远程:
scp -r FolderName RemoteUserName@RemoteHostIp:RemoteFolder
scp -r FolderName RemoteHostIp:RemoteFolder
远程文件复制到本地:
scp RemoteUserName@RemoteHostIp:RemoteFile FileName
scp RemoteHostIp:RemoteFolder FileName
scp RemoteHostIp:RemoteFile FileName
远程目录复制到本地:
scp -r RemoteUserName@RemoteHostIp:RemoteFolder FolderName
scp -r RemoteHostIp:RemoteFolder FolderName
第一步生成密钥:ssh-keygen
第二步复制密钥: ssh-copy-id root@192.168.0.211
中断免登:修改对方机器~/.ssh/authorized_keys 文件内容删除掉
https://www.python.org/downloads/source/
Python-3.5.6.tgz
tar -xvf Python-3.5.6.tgz
vim README
./configure
Make // make -j
make test
sudo make install
apt-get install make
make –j //加-j会用系统多个CPU编译
make install
windows 开机启动
Linux 调度任务
https://www.cnblogs.com/aminxu/p/5993769.html
FTP安装
chmod a-w /home/test/ftp/
chmod 777 -R /home/test/ftp/share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pursue339/p/10402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