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GC 机制

时间:2019-03-21 16:55:25      阅读:177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1.  为什么需要垃圾回收?

   因为内存是有限的,在不断的分配内存空间而不回收的话内存迟早都会被消耗完,所以垃圾回收是必须的。

2.  GC 工作机制

   1.引用计数法

   给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一个地方引用这个对象时,计数器值+1;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值-1。任何时刻计数值为0的对象就是不可能再被使用的。但是这种机制有一种比较致命的缺点:当两个对象互引用时,在遍历时可能会发生这两个对象引数永远不为0,则永远不会被删除。所以该机制在实际的Java中不会使用

   2.可达性分析

   这个方法的机制是通过一系列称为“GC Roots”的对象作为起始点,从这些节点向下搜索,搜索所走过的路径称为引用链,当一个对象到GC Roots没有任何引用链(即GC Roots到对象不可达)时,则证明此对象是不可用的。

   能够作为GC Roots对象的有:虚拟机栈中引用的对象,方法区中的类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本地方法栈中JNI引用的对象。

   技术分享图片

   3.四种引用状态

   强引用:只要强引用还存在,垃圾收集器永远不会回收掉被引用的对象。如:Object obj = new Object()这类的引用

   软引用:描述有些还有用但并非必需的对象。在系统将要发生内存溢出异常之前,将会把这些对象列进回收范围进行二次回收。 如SoftReference表示软引用。

   弱引用:描述非必需对象。被弱引用关联的对象只能生存到下一次垃圾回收之前,垃圾收集器工作之后,无论当前内存是否足够,都会回收掉只被弱引用关联的对象。Java中的类WeakReference表示弱引用。

   虚引用:在这个对象被收集器回收时收到一个系统通知,被虚引用关联的对象,和其生存时间完全没关系。Java中的类PhantomReference表示虚引用

   4.垃圾收集

   标记—清楚:程序暂停运行,启动GC,GC从堆或静态存储区开始遍历所有对象,判断对象是否“活”的对象,如果是活不删除,反之删除。判断是否“活”就是判断该对象是否有被其他对象引用,从链上去查找。当是活对象时,会给对象给个标记符号,死对象则不标记,遍历完后,第二次遍历时,只保留标记的对象,把所有没标记的对象都删除。

   停止—复制:程序暂停运行,启动GC,GC从堆或静态存储区开始遍历所有对象,判断对象是否“活”的对象,如果是活不删除,反之删除。判断是否“活”就是判断该对象是否有被其他对象引用,从链上去查找。当是活对象时,GC会从另外堆里开避一个大空间,然后将活对象复制一份到新空间里,在复制时按着紧密排列,同时更新所有引用地址为新的地址,不活对象原封不动。遍历完后,再遍历一次,这次是将不活的对象彻底给删除。

   优点:所有对象能够重新紧密排列,不会出现内存碎片,这对以后创建对象能提供更快的效率。

   缺点:占用的内存空间大,要原对象的2倍空间;这种模式无论如何所有活的对象都要复制一份,假设遍历到最后,对象很稳定,只出现少量垃圾对象或者根本没垃圾对象,这时已经做了复制工作,浪费了资源。

 

GC 机制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jkzr/p/10572606.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