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什么是类什么是对象之前我们需要知道什么是结构化编程,什么是面向对象编程
在程序设计初期,程序使用流程图和自顶向下的方法设计。采用这种设计方法,程序员就会将一个个很大的问题分解成很小的任务,然后为每一个小任务编写一个过程,最后用 主过程来启动程序流程,这种编程称为结构化编程。在结构化编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面向对象编程(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简称OOP)开始流行。OOP采用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方法来开发计算机应用程序。在这种方法中,程序不是围绕着要解决的任务来设计,而是围绕着要解决的问题中的对象来设计。对于每个对象,我们会编写一个类来描述对象的属性和行为。类是对象的描述。同样,对象是类的实例。对象由属性和行为组成。属性是对象所具有的特征,而行为是对象可以做的动作。对象的每个属性被表示为类中的一个成员变量。对象的每个行为成为类中的一个方法。
注意一下,面向对象与结构化编程一样,都是通过方法 之间的调用来传递数据,但是二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如果结构化程序中的过程需要数据来执行一项任务,所需要的数据是传递给过程。在面向对象编程中,对象为我们执行任务,方法可以访问所需的数据,而不需要将数据传递到方法中。
下面我们开始认识Java的面向对象编程:
编写一个 Java 类 :
public class 类名(){
}
向类中可以添加成员变量,也可以添加方法体。
public class 类名(){
public 类型 变量名;
public void 方法名(){
}
}
实例化对象:
类名 自定义名 = new 类名();
引用方法:
自定义名.方法名();
每个类型的数值都有自己的初始值:
byte:0
short:0
int:0
long:0
float:0.0
double:0.0;
char:空字符;
boolean:false;
任何类型的引用:null;
this关键字:
每个对象可以使用this关键字引用它本身,如果 一个类的方法需要访问 该类本身的成员变量或其他方法,就应该使用 this应用。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WTVQ/p/10585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