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的比较严肃的著作,涉及到许多专业概念术语,有点枯燥。没看过《世界是平的》,但是看过其作者新书《谢谢你迟到》,内容可以看过《世界是平的》的续集。跟本书比,《谢谢你迟到》是畅销书作家风格,信息量少很多。
作者的观点我总结最重要是下面3个:
1:福山“历史的终结”的说法已经被事实证明不对,世界不是平的,各国之间和内部远未就全球化达成基本共识;
2:全球化面临许多挑战,重要的有移民、技术与金钱三项;
3:经济和政治总是起起落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国家之间更是如此。
书中涉及到了近现代以来的主要世界政治、经济、金融、军事的大事件,可以看过半部近现代简史。
总体评价4星,非常好。
以下是书中一些内容的摘抄:
1:随着美国相对经济实力的下降,其他新兴超级大国将寻求符合自身利益、反映自身历史的方式来重塑周围的世界。如果“冷战”是一种二元对立,那么21世纪很可能会出现多种对立,更接近于19世纪的帝国主义争锋。P8
2:一直以来,为全球化摇旗呐喊的人很多。但我最终的结论是:世界肯定不是平的,也不可能是平的。经济和政治总是起起落落,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国家之间更是如此。正如我在本书中论述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从属于自己的历史版本。西方人很容易得出结论说,我们会一直保持幸运。这种观点迟早会被广泛传播。但,是时候认清现实了。P8
3:有一段时间,斯蒂芬斯的说法似乎具有惊人的先见之明。我们现在知道,1920-1930年,苏联的生活水平提高了150%以上,相较而言,德国只有42%,英国为20%,美国为12%。P22
4:1909年,诺曼·安格尔(Norman Angell)出版了第一版《大幻觉》(The Great Illusion),在书中他谈道,由于19世纪的全球化和由此产生的经济上的互相依赖,世界主要国家之间的战争都是徒劳的。许多人认为这本书是支持持续和平的最佳论据,因此得出结论,认为战争是不可能的 P24
5:在福山的《历史的终结》(The End of History)——无论是1989年的短篇作品5还是1992年的长篇巨著——出版20多年后,该书中的观点似乎也不再经得起推敲。P25
6:希腊的困境在很多方面都是向19世纪的倒退。埃及——当时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在19世纪70年代就遭受了同样令人尴尬的财政羞辱。受苏伊士运河建设的启发,开罗政府开启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现代化计划,为了实现该计划,他们向欧洲债权人借入了大量资金,最终不得不违约。P33
7:这或许完全不是“历史的终结”。西方领导的全球化正处于大麻烦之中。我们可能正在目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与政治秩序的崩溃。随之发生的事情可能最终会导致大国的重新对抗,倒退回19世纪。然而,在短期内,世界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混乱。因此,西方面临着巨大的挑战。P37
8:尽管本意是良好的,但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并没有金融魔法棒来产生可持续的战后安排。特别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仅仅是处理暂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具体指的是让国际贸易的金融车轮保持良好运转。P45
9:在大萧条时期,人们毅然决定不再关注自由市场。当时,人们越来越多地认为,自由市场是造成系统性金融崩溃和商业与消费者信心迅速萎缩的主要原因。P106
10: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的经验表明,全球化不能在真空中运作,需要有一个框架。当时,相关的框架是帝国与(至少对英国来说是如此)对自由贸易的承诺的结合。然而,这个框架最终还是崩溃了。P108
11:欧洲的经济和金融架构师在构思单一市场和单一货币的时候,可能认为欧洲的经济体正在聚合,而事实却是,它们正在分化。简而言之,南北差距稳定地越拉越大。P123
12:在欧元形成之前,这并不是一个多严重的问题:表现不理想的国家会对其较强的邻国进行货币贬值。这种贬值是一种隐性的负担分担安排。P124
13:在某种程度上,金融危机揭示了全球化内部的不平等——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家之间,有越来越多的人退回到自己国家的“避难所”,这也意味着,人们逐渐拒绝全球化和人类共同的原则。P128
14:极富之人与其他人之间的鸿沟可能会越来越大,不过,这种日益扩大的金融资源差距能在多大程度上导致政治权力的转移可能才是更重要的事。这种转移可能会破坏全球化的民主合法性。简单地说,无论各自的民族、种族或宗教身份是什么,富人之间的共同点都比他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多。P133
15:而相对的输家——那些在30年来收人几乎都没有增长的人——主要是北美、西欧和日本在收入分配中落在后面的人。以全球标准来看,他们颇为富裕,但是在自己的国家里经历了相当悲惨的一段时期。全球化可能有用,但是它不是对每个人都有用.P138
16:的确,在这项调查的另一部分中,那些打算投票脱欧的人对政客、记者、高级宗教人物、智囊团以及来自联合国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任何人都毫无信任可言,正如他们对著名演员、运动员和艺人的看法一样。P138
17:全球化总体上说可能是一件好事——提高了平均生活水平,为曾经一无所有的人创造了经济机会——但是除非输家能够得到补偿和保护或者拥有接受再培训的机会,否则全球化进程将很难继续:民众通常会背叛那些被认为反叛的人。P140
18:1971年,在收入分配中位于最后1/5的家庭出生的孩子有8.4%的概率最终进入收入分配的前1/5,而1986年出生的孩子实现这个目标的概率达到了9%。然而,这并不能很好地反映收入分配顶层的情况。P141
19:21世纪初,这正是我们开始看到的。认为各国正趋近于某种普遍的价值观——和“历史终结论”一样——都是一派胡言。“国际社会”没什么意义。相反,我们正在见证历史、地理和宗教信仰在世界各地的价值观塑造中重新崛起的影响力。P146
20:事实上,没有永久的“国际社会”.在大多数情况下,国家以自己的利益行事——不管这个国家是否开明——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有时甚至混乱的世界里,缔造可能持续几个星期、几个月、几年或者几十年的临时联盟,但总是有摇摇欲坠的危险结局。P151
21:相比于空运,火车更便宜。相比于海运,火车更快。将中国内陆城市的货物送到沿海地区,再通过船运送到欧洲市场需要大约60天的时间。对于流行时装和消费型电子产品来说,实在是不够快。而火车只需要船运1/4的时间。P178
22:与欧洲曾经发生的人口迁徙恰恰相反。如果19世纪的特征是欧洲人涌向新世界,那么21世纪的情况可能正好相反,那就是非洲人涌向旧世界。P204
23:人口迁徙需要催化剂。21世纪可能至少存在三方面的触发因素:贫穷国家的生活水平提高,政府统治无力或政府垮台的地区持续发生冲突,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相对于其他因素将会对一些国家产生更大的影响。P207
24:而且,随着越发严重的分歧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政治问题,政策制定者将会以牺牲全球经济为代价寻求仅对单个民族国家有用的解决方案。其中一些国家会抢劫张三的钱去付给李四。尤为突出的一点便涉及货币的贬值。P234
25:对稳定的表面保障会鼓励过度的资本流人、国内信贷繁荣、非生产性投资,以及随后的出口热潮。想想20世纪90年代中期墨西哥的“龙舌兰酒”危机,之后不久的亚洲危机、1998年的俄罗斯债务违约、21世纪初阿根廷货币局制度的崩溃,以及最明显的全球金融危机。P238
26:危机过后,各国央行在政治上不再可能仅仅关注对通货膨胀的控制:它们还必须担心失业、增长、汇率和金融稳定(公平地说,美联储一直都有着所谓的“双重使命”,尽管在实际运作中,它开始更多地关注通胀而不是失业)。换句话说,央行被要求去实现名义上的和实际的目标,这一系列的目标和所谓的中立思想完全不符合。P250
27:有美元所带来的债务的支持能力也在下降。换句话说,美国经济相对于世界其他地区的规模越小,美元作为全球首要储备货币的可靠性就越低。“尼克松冲击”可能只是未来货币剧变的一个预示。P255
28:21世纪的三大挑战——移民、技术与金钱——表明全球化将面临来自破坏性力量日益增大的压力。政治叙事将主导传统的经济叙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精神将被互相猜疑取代。各国之间的合作安排将越来越难实现。P262
29:在单一货币制度产生之前,意大利要赶上自己的欧洲邻居并不困难:一旦出现问题,它就让自己的汇率贬值。然而,自从意大利加人欧元体系,它的经济就一直落后。意大利如今只相当于英国的威尔士或者德国的萨克森。P281
30:欧洲理事会的主席应被赋予完全的行政权力,最多任职2届,每届任期4年,由欧洲人民直接选举产生。各个国家的元首的权力将被严重削弱,他们的地位将类似于美国的各州州长,而国家议会的权力也等同于一个公国。P292
31:在此期间的大部分时间中,东亚地区的贫困率下降幅度最大,而中国在其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便让美国的民粹主义者陷人了尴尬的境地,无论他们否认事实,并假装全球化整个模式都是有问题的(桑德斯一派的做法),还是利用事实,声明美国人的未来会因他人的成功而受到威胁(唐纳德·特朗普一派的做法)。P296
32:要找到一种可以解释这种不景气的叙述绝非易事,经济学家很难就生产率和投资增长在21世纪初如此令人失望的原因达成一致。但是最轻松的方法往往就是指责“他人”:外国人、移民、精英和所谓的“阴谋者”。P299
33:然而,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这是一场非常危险的游戏。一旦世界陷入“他们和我们”的争论,从最初的不信任到彻底爆发经济上、金融上乃至军事上的冲突就只有几步路。P300
全文完
相关链接:
3星|《谢谢你迟到》:世界变化越来越快,人类自身也需要巨变来适应,《世界是平的》续集
4星|《反全球化,特朗普崛起的土壤》:全球化让大部分人受益,但是对少受损的人的帮助太少
世界不是平的,发达国家在本地生产越来越合算。观点宏大,证据薄弱:3星|《后全球化时代》
3星|《文明的崩塌:公元前1177年的地中海世界》:青铜时代全球化国际化的地中海地区,最终毁于天灾人祸
5星|《废物星球》:隐形的、高利润、高风险、全球化的废品回收业的现状。作者是出身废品回收世家的美国记者
4星|《特朗普时代的全球化战略》:管理学界和管理者可能严重低估了核心管理实践的价值
3星|《中国品牌全球化》中日两国尤其是日本企业的品牌营销策略的研究
4星|《维米尔的帽子》:17世纪荷兰画中的全球化踪迹,鸦片与烟草被当时中国主流文化接纳的故事
更多毒舌书评参见我的公众号:左其盛经管新书点评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zuoqs/p/1058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