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在浏览器中输入一个网址之后,我们只看到返回了我们所需的信息,而浏览器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dns域名解析过程
连接
请求连接成功
请求连接成功建立后,开始向web服务器发出请求,这个请求一般是GET或POST命令,GET 路径/文件名 HTTP/1.0
应答
web服务器收到请求,进行处理。从它的文档空间中搜索子目录,如果找到该文件,web服务器把该文件内容传送给相应的web浏览器。
为了告知浏览器,web服务器首先会传送一些HTTP头信息,然后传送具体内容,HTTP头信息和HTTP体信息之间用一个空行分开。
关闭连接
当应答结束以后,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必须断开,以保证其他web浏览器能够与web服务器建立连接。
常用的HTTP头信息:
MIME(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s)多用途互联网邮件扩展类型。是设定某种扩展名的文件用一种应用程序来打开的方式类型,当该扩展名文件被访问的时候,浏览器会自动使用指定应用程序来打开。多用于指定一些客户端自定义的文件名,以及一些媒体文件打开方式。
应用层(报文)
根据当前的需求和动作,结合应用层协议,确定发送的数据内容,把数据放到一个缓冲区内,形成应用报文data,交给下层处理。
运输层(报文段)
报文封装传输层报头,如TCP协议,主要包含端口号以及TCP的各种控制信息。利用这些信息,比如TCP首部中的序列确认号,根据这些数字,发送的一方不断的进行发送等待确认序号,根据这些数据段后,会开启一个定时器,只有收到一个确认才会发送下一个。如果超过时间仍未收到确认再重发数据,通过TCP协议,控制了数据包的发送序列的产生,不断调整发送序列,实现流控数据和数据完整。
网络层(数据报)
待发送的数据传输到网络层,封装网络层包头,含有目的IP和源IP。网络层开始负责数据包的传送,选择路由器,到达目的地。根据目的IP地址,查找下一跳路由的地址,首先查找本机路由表
查找过程:
根据目的IP,得到目的IP的网络号,若在同一内网,则直接发送,若不是,则查找路由表,找到下一跳,若找不到,路由表中有默认网关,IP用默认网关地址传送数据。数据包中含有一个最大路由跳数,超过这个数字,就会丢弃该包。路由器收到数据包之后,只查看网络层的包裹数据,传输层的数据对他来说是透明的。查找到下一跳IP地址之后,还需要知道MAC地址,数据包继续流向下一层。
链路层(帧)
将MAC地址及链路层的控制信息加到数据包中,形成Frame,Frame在链路层协议下完成相邻节点间的数据传输,完成连接建立,控制速度。
物理层
物理层负责数据以bit为单位从主机传输到下一个目的地。
服务端接受数据:从物理层向应用层拆封装,与客户端过程相反。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girl1314/p/10627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