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输入输出方向?何为标准输入输出方向?
标准输入方向:从键盘读取用户输入的数据,然后再把数据拿到程序(C语言程序、Shell 脚本程序等)中使用;这就是标准的输入方向,也就是从键盘到程序。
标准输出方向:相反,程序运行产生的数据一般都是直接呈现到显示器上,这就是标准的输出方向,也就是从程序到显示器。
其实,输入输出方向就是数据流动的方向,那么
输入重定向就是改变程序数据的来源的
输出重定向就是改变程序输出屏幕到其他地方
计算机硬件有很多,常见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麦克风、手写板等,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投影仪、打印机等。不过,在 Linux 中,标准输入设备指的是键盘,标准输出设备指的是显示器
同时,Linux 中一切皆文件,包括标准输入设备(键盘)和标准输出设备(显示器)在内的所有计算机硬件都是文件,为了表示和区分已经打开的文件,Linux 会给每个文件分配一个 ID,这个 ID 就是一个整数,被称为文件描述符(File Descriptor)。
文件描述符 | 文件名 | 类型 | 硬件 |
---|---|---|---|
0 | stdin | 标准输入 | 键盘 |
1 | stdout | 标准输出 | 显示器 |
2 | stderr | 标准错误输出 | 显示器 |
Linux 程序在执行任何形式的 I/O 操作时,都是在读取或者写入一个文件描述符。一个文件描述符只是一个和打开的文件相关联的整数,它的背后可能是一个硬盘上的普通文件、FIFO、管道、终端、键盘、显示器,甚至是一个网络连接
类 型 | 符 号 | 作 用 |
---|---|---|
标准输出重定向 | 命令 > 文件 | 以覆盖的方式,把命令的正确输出结果输出到指定的文件或设备中。 |
命令 >> 文件 | 以追加的方式,把命令的正确输出结果输出到指定的文件或设备中。 | |
标准错误输出重定向 | 命令 2> 文件 | 以覆盖的方式,把命令的错误信息输出到指定的文件或设备中。 |
命令 2>> 文件 | 以追加的方式,把命令的错误信息输出到指定的文件或设备中。 | |
正确输出和错误信息同时保存 | 命令 > 文件 2> &1 | 以覆盖的方式,把正确输出和错误信息同时保存到同一个文件中。 |
命令 >> 文件 2> &1 | 以追加的方式,把正确输出和错误信息同时保存到同一个文件中。 | |
命令 &> 文件 | 以覆盖的方式,把正确输出和错误信息同时保存到同一个文件中。 | |
命令 &>> 文件 | 以追加的方式,把正确输出和错误信息同时保存到同一个文件中。 | |
命令 >> 文件1 2>> 文件2 | 把正确的输出追加到文件1中,把错误信息追加到文件2中。 |
在输出重定向中,>
代表的是覆盖,>>
代表的是追加。
注意,在类似命令 2> 文件
这样的写法中,2
是文件描述符,它对应的是 stderr。
对于重定向中的标准输出文件,可以省略文件描述符 1 不写,而标准错误输出文件,必须要写上文件描述如 2。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将命令 > 文件
写作命令 1> 文件
,但这样做是多此一举。
另外还要注意,2
和>
之间不能有空格,也就是说,不能将命令 2> 文件
写作命令 2 > 文件
。
使用案例可查看https://www.cnblogs.com/clarenceyang/p/9837352.html
输入重定向就是改变输入的方向,不再使用键盘作为命令输入的来源,而是使用文件作为命令的输入
符号 | 说明 |
---|---|
命令 < 文件 | 将指定的文件作为命令的输入。 |
命令 << 分界符 | 从标准输入(键盘)中读取数据,直到遇见分界符才停止。 |
命令 < 文件1 > 文件2 | 将文件1作为命令的输入,并将命令的处理结果输出到文件2。 |
统计 readme.txt 文件中有多少行文本: [c.biancheng.net]$ cat readme.txt #预览一下文件内容 C语言中文网 http://c.biancheng.net/ 成立7年了 日IP数万 [c.biancheng.net]$ wc -l < readme.txt #输入重定向 4
实例1
#!/bin/bash while read str; do echo $str done < readme.txt 运行结果: C语言中文网 http://c.biancheng.net/ 成立7年了 日IP数万
实例2
我们使用输入重定向符号<<
,这个符号的作用是使用特定的分界符作为命令输入的结束标志,而不使用 Ctrl+D 键。
[c.biancheng.net]$ wc -l << END > 123 > 789 > abc > xyz > END 4
wc 命令会一直等待用输入,直到遇见分界符 END 才结束读取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clarenceyang/p/9837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