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O意为键值观察Key-Value-Observer,本质仍然是观察者模式。
当需要检测其他类的属性值变化,但又不想被观察的类知道,有点像FBI监视嫌疑人,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KVO了。
使用观察者模式需要被观察者的配合,当被观察者的状态发生变化的时候通过事先定义好的接口(协议)通知观察者。在KVO的使用中我们并不需要向被观察者添加额外的代码,就能在被观察的属性变化的时候得到通知,这个功能是如何实现的呢?同KVC一样依赖于强大的Runtime机制。
系统实现KVO有以下几个步骤:
KVO同KVC一样,通过 isa-swizzling 技术来实现。当观察者被注册为一个对象的属性的观察对象的isa指针被修改,指向一个中间类,而不是在真实的类。其结果是,isa指针的值并不一定反映实例的实际类。
所以不能依靠isa指针来确定对象是否是一个类的成员。应该使用class方法来确定对象实例的类。
参考https://www.cnblogs.com/zy1987/p/4616764.html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genggeng/p/10656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