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互联网思维”就是精简精简再精简!

时间:2014-02-14 20:33:07      阅读:328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互联网思维”现在已经充斥在网络中,貌似大家都在谈,都在想法设法的利用他。小弟我知道这个词大概是从小米那儿,具体时间忘记了,大概是说小米是在用互联网思维在卖手机。下面我就这一热点话题谈谈我的认识吧,小弟才疏学浅,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指出。

        在谈这个互联网思维之前,我们应先考虑一下这个词语的由来,谁先提出来的我无从考证了。但是我认为,是先有的案例,然后行业分析人士将这一案例的成功归结为“利用了互联网思维”。利用这一逻辑,首先要去找这个案例,好吧Sorry,这个我也没找到,但我们可以先假定这个案例就是小米的营销成功吧【额,我不是米粉,抢了几次小米3都木抢到,入手了别的,但是刷过MIUI】。

一、扁平化

       小米的组织结构:没有层级,基本上是三级:七个核心创始人-部门leader-员工。而且不会让团队太大,稍微大一点就拆分成小团队。从小米的办公布局就能看出这种组织结构:一层产品、一层营销、一层硬件、一层电商,每层由一名创始人坐镇。这就是所谓的管理扁平化。小米现在2500多人(2013年年中数据),除每周一的1小时公司级例会之外很少开会,也没什么季度总结会、半年总结会。成立3年多,七个合伙人只开过三次集体大会。2012年815电商大战,从策划、设计、开发、供应链仅用了不到24小时准备,上线后微博转发量近10万次,销售量近20万台。管理扁平化带来了公司的快速运作,让公司犹如一辆轻快的跑车,而不是拉着几十节车厢的火车

二、用户而非客户

        在传统行业中,公司更加看中的是客户,所谓客户就是与公司达成合作或者有买卖关系的人群,必须涉及交易。而用户却是互联网行业经常提及的,这部分人首先都是自己产品的使用者,这里大部分是没有付费的,用户是潜在的客户,而且用户也是潜在的工程师,产品经理等等。忘记是谁说过的,大概意思是“你买了我的产品,我们的合作才刚刚开始”还是以小米为例,每周五的一次升级已经持续了175期,每周的更新有一部分是来源于小米论坛中用户的反馈,这些反馈正是最佳的用户体验结果,每周发布的新版本后,数量众多的米粉会在论坛中说出自己的使用感觉,提出新的建议,在这个用户反馈,用户无形的便参与了MIUI的开发完善。而这一情况在传统数码厂商却不常见(例如买空调,去网上查查口碑等等,多少遇到的都是在贴吧,知道里面的吐槽,或是经销商的水军)。在这个过程中,小米公司既节省了运作成本又做出了用户体验极好的产品。

三、自由联合,自由解散

        这个观点拿小米不太好说,就说说“罗辑思维”吧,接触罗振宇是一个巧合,应该是在13年的冬末初春,在微博上看到了“老罗”我以为是罗永浩,就关注了,过了几天才发现不是一个人。囧~~  回到正题,罗振宇以每天60秒的语言抢占全国人坐马桶的碎片时间,说出自己的观点,他并不是像其他自媒体一样单纯的内容为王,他强调了一种不确定性,即每天说的内容让人提前都猜不到,不知道是关于什么的。他说出自己的观点,并不在意有些事实言论会触及一部分人的痛处而离开。互联网时代嘛,互联网打破了地理时空上的隔阂,大家自由组合,与志趣相投的人抱团,不合群的就离开罢了。前一段时间搞的用“互联网思维吃霸王餐”貌似搞起来了,这次的实验我没太研究透,大概的感觉是这个利用互联网思维围成的社群打破了自媒体的粉丝经济,而建立起了社群经济。这样社群经济由于兴趣相投所以结果更加密切,由传统的单方面Push变成了P2P,每一名粉丝都将成为Push的发起者,引起圈内的讨论。这有点像米粉的社群。在这样的社群中,商家可以更加精准的投放广告,从而节省了商家的开支,自然可以提供更加优惠的方案,甚至说相亲也更加方便了,因为社群中的人可能世界观价值观更加的接近也就更有话聊,从而节省了漫无目的的“相亲”。总而言之这样利用互联网思维组建的组织内部几乎不用管理,而为外界提供了更加简单的商业模式。

       谈了三条,也是我现在的一点点理解。互联网本事给我们提供了更加便利的信息获取,而“互联网思维”同样继承了这一特点——精简,便利。记得罗振宇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传统企业想要学习互联网企业,引进互联网思维管理运作企业,并不是在企业内部增加一个电子商务部门运营一个网站再把自己的产品卖到网上去。反而应该将企业大调整,删掉臃肿的部门,将企业精简精简再精简,让企业可以跟得上互联网时代的瞬息万变,高层可以迅速调整战略。这也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企业的精简必将带来失业人群,当然这也是互联网时代颠覆的表现。对即将成为社会主力的人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

“互联网思维”就是精简精简再精简!

原文:http://blog.csdn.net/caodong_geek/article/details/19171217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