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计算机的前世今生

时间:2019-04-13 14:25:56      阅读:135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提及计算机,在印象中,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分组成,能融入到我们生活、工作的多个角落。

    然而,回顾历史,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结绳计数、算筹、算盘等手动处理阶段;帕斯卡加法器、莱布尼斯步进轮等半自动机械处理阶段;而马克1号是承接电动计算机与电子计算机的时代产物;埃尼阿克的出现,正式代表了现代电子计算机的起步。从晶体管的顺利应用,电子计算机从发展到应用,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腾飞,每一代计算机的出现,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计算和数据处理能力。

    电子管数字机: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

 
    晶体管数字机:
    硬件方面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
 
    集成电路数字机: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大规模集成电路机:
    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VLSI)。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
    伴随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个人电脑在内的计算机体系的发展也步入了快车道,而互联网的出现更使得计算机有了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新动力。

    回顾历史,计算机在数据存储,数据处理,数据传输几大方向上的每一次更新迭代,都会给计算机生产和应用体系带来质的飞跃。展望未来,新型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逐步成熟也让人感到欣喜。功能上进一步全面和强大,体积上进一步精简和缩小,应用上进一步智能化,数据传输上进一步网络化,技术上进一步跨领域跨学科融合发展。

   纳米计算机、分子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云计算机、生物计算机……未来的计算机雏形在今天已经上演争奇斗艳,计算机的世界未来可期。

    

    

计算机的前世今生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shengjie1/p/10700947.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