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三个阶段
1.完善期:JDK1.0(1995)~1.2(1998) 2.平稳期:1.3~1.4 3.发展期:1.5(2005)~1.7
在开发上分为:Java SE、EE、ME
J2SE:数据库、接口定义、输入输出、网络编程
J2EE:企业、银行、电信系统
J2ME:电子软件的开发、只能卡、手机、机顶盒
编程语言角度:两种
1.编译型:.exe 文件 用户使用
2.解释型:在服务器进行解释执行,后缀 “*.Java”,运行前会在虚拟机先编译:生成“.class”
安装:
抽象、接口类之前用EditPlus编辑代码,之后用eclipse开发工具
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Java运行环境 包括Java虚拟机(JVM Java Virtual Machine)和核心类库
JDK 开发工具包 包含了JRE 。编译(javac.exe)打包(jar.exe)
安装jdk 用dos进java的bin目录
dir:目录
md:创建文件夹
rd:删除文件夹
cd:进入指定文件夹
cd..:上一级
cd\:回根目录
exit:退出
环境变量:
“JAVA_HOME”:JDK的路径
“CLASSPATH”CLASSPATH=.;%JAVA_HOME%\lib;%JAVA_HOME%\lib\tools.jar
Path:%JAVA_HOME%\bin %JAVA_HOME%\jre\bin
标识符:由字母、数字、_、$组成,不能以数字开头、不能是关键字
存储单元:
存储最小信息单元叫 “位(bit)”: 小写b表示
最小存储单元 “字节(byte)“:大写B 1个字节是8个位 最大值 99999999
存储单位:1B=8bit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 1TB=1024GB 1PB=1024TB
基础类型:4类8种
整型:byte(-128~127) short int long
浮点:float (常量必须+F) double(默认)
字符:char
布尔型:boolean
定义变量:格式
数据类型 变量名 = 数据值;
int a =100;
注意事项
变量定义后可以不赋值,使用时再赋值,不赋值不能用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x; x = 20; //为x赋值20 System.out.println(x);//读取x变量中的值,再打印 }
变量使用时有作用域限制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x = 20; { int y = 20; } System.out.println(x);//读取x变量中的值,再打印 System.out.println(y);//读取y变量中的值失败,失败原因,找不到y变量,因为超出了y变量作用范围,所以不能使用y变量 }
不可以重复定义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x = 10; double x = 5.5;//编译失败,变量重复定义 }
数据类型转换 :小~大
byte -> short -> int -> long -> float -> double
自动转换:小转大
范围大的数据类型 变量 = 范围小的数据类型值;
强制转换:大转小
范围小的数据类型 变量 = (范围小的数据类型) 范围大的数据类型值;
算术运算符
+ - * / %:取模 ++:自增 --:自减
注意:运算符连接字符串,成为字符串
除法 / 两边为整数,取整,舍余。一边有浮点型时,正常规则相除
%:整数取余
整数做被除数,0不能做除数。不然报错
运算符 ++ 、-- 使用
a++(a--):运算符后置时,原有值参与运算,完成后自+-1
++a(--a):运算符前置,先自+-,在赋值
赋值运算
+= -= *= /= %=:运算符作用,将等号左右两边计算,将结果自动强转成等号左边数据类型,在赋值给左边
注意:赋值运算符左边必须是 变量
public class OperatorDemo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byte x = 10; x += 20;// 相当于 x = (byte)(x+20); System.out.println(x); } }
比较运算符
注意:
赋值运算符“=” 与比较运算符 “==” 符号有区别
赋值= 将 =右边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比较运算符 == 判断 左右变量是否相等
逻辑运算符
逻辑运算通常连接两个表达式 计算后 布尔值结果
短路与 or短路或,只要判断出结果,后备部分不再判断
boolean b = 100>10; boolean b2 = false; System.out.println(b&&b2); // 打印结果为 false System.out.println(b||b2); //打印结果为 true System.out.println(!b2); //打印结果为 true System.out.println(b && 100>10); //打印结果为 true,本行结果的计算方式稍后讲解运算符优先级时解答
运算结果规律:
短路与 &&:有false,结果就是false
短路或 ||:有true,结果就是 true
逻辑非!:原先是true 则变 false,反之!!!!
三元运算符:
格式:(条件表达式)? 表达式1:表达式2; 运算规则:先判断条件表达式,若是true ,结果为表达式1 。若为false,结果为表达式2.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zs0322/p/10921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