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扑图
IP地址规划
设备名 |
端口 |
IP地址 |
子网掩码 |
R1 |
F0/0 |
10.29.1.1 |
24 |
F0/1 |
10.29.2.1 |
24 |
|
R2 |
F0/0 |
10.29.1.2 |
24 |
R3 |
F0/0 |
10.29.1.3 |
24 |
R4 |
F0/1 |
10.29.2.2 |
24 |
1配置端口ip地址,远程登陆账号密码
2测试连通性:
R4 telnet R2
3 关键步骤
1.配置time-range
r1(config)#time-range TELNET
r1(config-time-range)#periodic Sunday 9:00 to 18:00
说明:定义的时间范围为每周日的9:00 to 15:00
2.配置ACL
说明:配置R1在上面的时间范围内拒绝R2到R4的telnet,其它流量全部通过。
r1(config)#access-list 100 deny tcp host 10.29.1.2 any eq 23 time-range TELNET
r1(config)#access-list 100 permit ip any any
3.应用ACL
r1(config)#int f0/0
r1(config-if)#ip access-group 100 in
4 验证
非允许时间内 R2 telnet R4
允许时间内 R2 ping R4
至此,基于时间的ACL
实验总结:此次实验我了解到了基于时间的ACL的原理:要通过ACL来限制用户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访问特定的服务,首先设备上必须配置好正确的时间。在相应的时间要允许相应的服务,这样的命令,在配置ACL时,是正常配置的,但是,如果就将命令正常配置之后,默认是在所有时间内允许的,要做到在相应时间内允许,还必须为该命令加上一个时间限制,这样就使得这条ACL命令只在此时间范围内才能生效。而要配置这样的时间范围,是通过配置time-range来实现的,在time-range中定义好时间,再将此time-range跟在某ACL的条目之后,那么此条目就在该时间范围内起作用,其它时间是不起作用的。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deose/p/10943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