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f :https://blog.csdn.net/ouyangshima/article/details/43339571
Lua生来就是为了和C交互的,因此使用C扩展Lua或者将Lua嵌入到C当中都是非常流行的做法。要想理解C和Lua的交互方式,首先要回顾一下C语言是如何处理函数参数的。
大家知道C语言是用汇编实现的,在汇编语言中可没有函数的概念,与函数对应的是叫做子过程的东西,子过程就是一段指令,一个子过程与它调用的子过程之间通过栈来进行参数的传递交互。在一个子过程在调用别的子过程之前,会按照约定的格式将要调用的子过程需要的参数入栈,在被调用的子过程中,可以按照约定的规则将参数从栈中取出。同理,对于返回值的传递也同样是通过堆栈进行的。C语言约定的参数放入栈中的格式,就是“调用惯例”。C语言的函数原型则决定了压入栈中的参数的数量和类型。
Lua和C之间的交互巧妙的模拟了C语言的堆栈,Lua和C语言之间的相互调用和访问都通过堆栈来进行,巧妙的解决了不同类型之间变量相互访问的问题。具体的,我们想象如下一个图
由于C和Lua是不同层次的语言,因此C语言的变量和Lua中的变量以及函数不能直接的交互,我们假定C语言和Lua都有自己的“空间(C Space和Lua Space)”。而这两个空间之间的交互就通过上图中的这个虚拟堆栈来解决。为何采用虚拟堆栈的方式来进行交互呢?其目的是在提供强大的灵活性的同时避免交互时两种语言变量类型的组合爆炸。
栈的使用解决了C和Lua之间两个不协调的问题:第一,Lua会自动进行垃圾收集,而C要求显示的分配存储单元,两者引起的矛盾。第二,Lua中的动态类型和C中的静态类型不一致引起的混乱。
头文件lua.h定义了Lua提供的基础函数。其中包括创建一个新的Lua环境的函数(如lua_open),调用Lua函数(如lua_pcall)的函数,读取/写入Lua环境的全局变量的函数,注册可以被Lua代码调用的新函数的函数,等等。所有在lua.h中被定义的都有一个lua_前缀。
头文件lauxlib.h定义了辅助库(auxiliary library )提供的函数。同样,所有在其中定义的函数等都以luaL_打头(例如,luaL_loadbuffer)。辅助库利用lua.h中提供的基础函数提供了更高层次上的抽象;所有Lua标准库都使用了auxlib。基础API致力于economy and orthogonality,相反auxlib致力于实现一般任务的实用性。当然,基于你的程序的需要而创建其它的抽象也是非常容易的。需要铭记在心的是,auxlib没有存取Lua内部的权限。它完成它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正式的基本API。API中文介绍,Lua 5.1 参考手册
Lua以一个严格的LIFO规则(后进先出;也就是说,始终存取栈顶)来操作栈。当你调用Lua时,它只会改变栈顶部分。你的C代码却有更多的自由;更明确的来讲,你可以查询栈上的任何元素,甚至是在任何一个位置插入和删除元素。栈中的元素通过索引值进行定位,其中栈顶是-1,栈底是1。 栈成员访问支持索引。需要注意的是:堆栈操作是基于栈顶的,就是说它只会去操作栈顶的值。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schips/p/10962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