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类中的成员,通常都可以在前面加上以下3个修饰符:
public:公共的,共有的,公开的
protected:受保护的
private:私有的,
用该修饰符修饰的成员,可以在“任何位置”使用(访问)。
访问(使用)是这样一个语法模式:
对象->成员;
类名::成员;
访问位置分为3个:
1:某个类内部:自然是该类的某个方法中
2:某个类的具有继承关系的子(父)类的内部:是指其他类的某个方法中。
3,某个类的外部:一般就是独立的代码区(不在类中),类似我们之前的代码。
代码演示如下:
protected修饰的成员,可以在当前类或当前类的上下级具有继承关系的类中访问。
private 修饰的成员,只能在其所在的类中访问。
访问修饰限定符的总结:
范围 |
本类内 |
继承关系类内 |
类外 |
public |
可以 |
可以 |
可以 |
protected |
可以 |
可以 |
不可以 |
private |
可以 |
不可以 |
不可以 |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mmzz3322/p/10983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