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性能测试基本概念

时间:2019-06-20 00:45:17      阅读:125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性能测试需要掌握的知识:

1、性能测试工具

2、操作系统(windows,Linux(CPU,磁盘,网络,内存))

3、编程语言(java简单代码(jvm))

4、网络知识

5、数据库(mysql、Oracle、redis、mongoDb)

6、中间件(Nginx,Tomcat)

7、架构(可以从项目的数据流向开始了解)

 

性能测试基础:

一、什么是软件性能测试

俩个方面:响应时间 和 及时处理能力

二、性能测试的目的

 1、评估系统处理能力:验证系统处理能力是否达到规划时的水平

2、发现系统的性能瓶颈:某个接口响应时间是否很长,tps很低,硬件方面是不是可以支持

3、验证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长时间的测试会不会导致内存溢出

4、系统调优:重复执行性能测试,来验证系统调优是否取得预期结果

 

问题分析:

中间件:优化连接数(Nginx,tomcat)

tps低:需要看服务器资源使用情况,如果资源使用情况很低,那么一般都是连接数导致的,需要调大你的连接数(包括中间件的连接数,数据库的连接数),

如果时资源使用很高,需要定位是哪个进程导致的

 

三、性能测试方法

技术分享图片 

常规性能测试:a点到b点的性能测试,指以系统预期性能指标为前提,对系统不断增加压力,以验证系统能否达到预期性能。

负载测试:不断的增加系统的并发用户数(10-30-50),给系统不断的增加压力,直到性能指标(例如响应时间)超过预期值,或者系统已达到饱和状态

负载测试主要目的:是找到系统处理能力的极限在哪里

 

压力测试:负载一定的情况下(例如100),持续的运行一段时间(例如n*24小时),来验证系统的稳定性

 

 

性能测试工具对比:(100以上均算大并发)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四、性能测试的步骤

 

五、性能测试应该关注的指标

用户关注的:系统的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的组成:网络( N1+N2+N3+N4)+服务器(A1+A2+A3)

技术分享图片

 

 

 管理人员关注的性能点:

性能关注点  

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资源使用是否合理

资源利用率               

系统能否实现可扩展

可扩展性

系统最多支持多少用户

系统容量

系统最大业务处理能力

tps(每秒服务器能够处理的请求数)

系统性能可能存在的瓶颈在哪里

数据库慢查询等

更换哪些设备能够提高系统性能

cup核数加大,内存加大,固态硬盘等,特殊节日堆服务器等

稳定性,能否支持7*24小时的业务访问

一般跑8小时,12小时

 

 

 

 

 

 

 

 

 

 

 

开发人员关注的性能:

架构设计是否合理

系统架构 (架构数据流向)

数据库设计是否合理

数据库设计(监控是不是有慢查询)

代码是否存在性能问题

代码(多个事务一起跑)

代码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内存使用方法

代码(监控内容是否有内存溢出)
   

 

 

 

 

 

 

 

性能测试时,先跑单个场景,再跑混合场景(多个接口)

 

性能测试基本概念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kulankadamei/p/11055908.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