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创始人是吉多·范罗苏姆(Guido van Rossum),荷兰人。1989年的圣诞节期间,吉多·范罗苏姆(中文名字:龟叔)为了在阿姆斯特丹打发时间,决心开发一个新的脚本解释程序,作为ABC语言的一种继承。Python崇尚优美、清晰、简单。2004年,WEB框架Django诞生
编译型:把源程序的每一条语句编译成机器语言,并保存成二进制文件,运行时计算机可以直接识别并运行。(只翻译一次)
解释性:在执行程序时,把从上到下写过的代码一行一行地解释称机器语言并执行。(实时翻译)
Python2:源码不统一,重复代码
Python3:源码统一,无重复代码
变量就是将一个临时的值存储在内存中(存储中间值,起别名),变量可以多次重复使用.
a = 1 #声明变量
a #变量名
= #赋值
1 #值
变量的命名规则:
变量名由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
不能以数字开头;
不能使用python中的关键字;
不能使用中文或者拼音;
区分大小写;
变量名要具有描述性;
推荐写法 驼峰体: AgeOfOldboy
? (官方推荐)下划线:age_of_oldboy
变量的小高级:
代码都是从上往下执行,一个变量名在内存中只有一个
age = 18
age1 = 19
age2 = age
age = 20
print(age,age1,age2) #结果: 20 19 18
#声明变量时,从右往左执行
a = 4
b = a + 4
print(b) # 结果: 10
常量就是常年不变的量,变量名大写就是常量
变量在程序中会频繁使用,常量在配置文件声明中使用
注释是用来说明自己的代码,被注释的内容不会被执行
单行注释(多行注释): #注释内容
多行注释: '''注释内容''' """注释内容"""
整型就是数字,用于计算和比较
用引号引起来的都是字符串
字符串的拼接
# 同是字符串才能相加
a = '你好'
b = '世界'
print(a + b) #结果: 你好世界
字符串的乘法
# 字符串只能和数字相乘
a = '你好'
print(a*2) #结果: 你好你好
布尔值用于判断
True --真
False --假
input("提示语句") #input获取到的内容全部是字符串
input("请输入您的名字:")
if 空格 条件 冒号 # 冒号用来说明条件描述完毕
缩进 结果
if 3 > 2
print("你好") #结果: 你好
if 空格 条件 冒号
缩进 结果
else 冒号
缩进 结果
if 3 > 2:
print("你好")
else:
print("你不好") # 结果: 你好
if 2 < 0:
print(1)
elif 3 < 0:
print(2)
elif 4 < 0:
print(3) # 结果:
if 2 < 0:
print(1)
elif 3 < 0:
print(2)
else:
print(3) # 结果: 3
if 2 > 0:
print(1)
if 3 > 0:
print(2)
if 4 > 0:
print(3) # 结果: 1 2 3
username = input("请输入帐号:")
password = input("请输入密码:")
if username == "alex"
if password == "alexdsd"
print("欢迎你")
else:
print("密码输入错误")
else:
print("账号输入错误")
int() --将字符串中的数字转换成整型
str() --将整型转换成字符串
type() --查看数据类型
and(和) --and前边的内容为真并且后边的内容为真才是真
== --判断前后是否相等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tutougold/p/11133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