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的四个阶段
一、听懂:课堂上认真听讲,并记录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上课主要记录框架,下课以后整理笔记时再详细记录内容,补全笔记。
二、运用:在听懂的基础上,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勤做实验。
三、讲解:把你所学的知识讲解给不懂的人听,如果能使别人听懂,对你自己的理解肯定会更深一层,并且也是你知识学没学扎实的最好体现。
四、写作:把所学的知识点写成教材,这一步是学习最高境界。
(二)OSI七层模型
OSI模型的优点:简化了相关的网络操作,提供了不同产商的兼容性,促进了标准化,提供了分层,易于学习和操作。
七、应用层 作用:提供应用程序间通讯
六、表示层 作用:处理数据格式,数据加密
五、会话层 作用:建立、维护和管理会话
四、传输层 作用:建立端到端的连接 对上层的接口:Prot (端口号)
三、网络层 作用:路由与寻址 对上层接口:Protocol(协议号)
二、数据链路层 作用:访问介质、链路管理等。以太网分为一、802.3。二、以太网II 对上层接口:TYPE(类型)
一、物理层 作用:传输介质、定义如何传输数据
(三)TCP/IP模型
1、应用层 对应OSI的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2、传输层 对应OSI的传输层
3、Internet层 对应网络层
4、网络接口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数据封装:应用数据经过TCP/IP每一层处理之后才能通过网络传输到目的端,每一层都使用该层的协议数据单元(PDU)彼此交换信息。这种协议逐渐向下层传递数据并添加报头和报尾的过程叫数据封装。过程如下
(四)共享式以太网
1、冲突域:使用集线器为核心的网络,所有节点都处于一个冲突域。现在几乎已经不使用。
共享式以太网络中可能会出现信号冲突现象。冲突域越大,网络质量越差。
2、CSMA/CD的作用是什么?会带来什么新的问题?
CSMA是带冲突检测的载波监听多路访问技术,一旦它检测到有冲突时,就会放弃当前的传送任务。缺点是发送时间长,发送效率低下。
单工:只能单向发送数据 例如:电视、广播
半双工: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但在同一时间内数据只允许在一个方向上传输。它实际就是可以切换传输方向的单工模式。列如:对讲机
全双工:可以同时接收,发送数据,要求两边设备都有独立的接收、发送功能,没有冲突域。列如:电话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noyes1985/p/11167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