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记忆的本质

时间:2019-07-15 00:11:06      阅读:116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外部信息的内化和提取使用;

是概念、判断推理的体系化的内化;

脱离世界观和体系的内化是无效内化;

结构、模式等信息的存储;

 

 

感性记忆:浸入体验式记忆、大量重复式记忆;

理性记忆:模式、范式、算法、规则记忆;

 

作者:莫寒山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64424/answer/14539403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忆的本质是共振。
宇宙的一切情境、一切生命的生理心理活动、一切非生命的变化,其实都以某种方式保存在这个世界中。我们的记忆只是在特定的时空、情绪能量、文字或者物品的作用下,产生某种振动,再因为共振把属于我们经历过的那一份信息抓取回来。能抓取到多少细节取决于两次频率的相似程度(就是所谓人在想事情时会努力回到那个状态)和其他频率的干扰程度(所以在安静或者催眠状态下能捕捉到更多的细节)。
而事实上就会有一件比较可怕的事情,就是其实这些信息是任何人都可以捕捉到的,只要对方也能进入某种状态,这类似于能把自己的振动停止,并通过一些初始化,从而捕捉到和初始化值有关的信息。这也就是某些通灵者或者先知的能力,通常告诉他们一些某人的信息,他们就能说出关于对方的事情。我们就好像单机电脑,而他们,已经连上了互联网,至少是部分互联网。
灵感其实也是这么来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写过书的同学大概知道,很多时候,进入到一个状态,文章根本不是自己想出来了,而是直接蹦进大脑的,得赶紧写下来,不然就跑了。

一个并不是太恰当的比喻,互联网的一切都存储在Google的服务器上,你用一个特定的关键字组合就能通过匹配算法(某种意义的共振)而得到一个结果页面,而实际上这个页面并不存在,它里面蕴含的信息可能分布在全球若干个服务器中,临时组合成为这样的一个页面。或许记忆也是这样,我们因为共振得到的各种信息,进过大脑的再加工,就产生了画面或者场景。

 

记忆的本质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feng9exe/p/11186326.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