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系统需要备份的数据
/root/目录
/home/目录
/var/spool/mail/目录
/etc/目录
其他目录
apache需要备份的数据
配置文件
网页主目录
日志文件
mysql需要备份的数据
源码包安装的mysql:/usr/local/mysql/data/
RPM包安装的mysql: /var/lib/mysql/
备份策略
完全备份:需要的数据全部备份
增量备份:第一天备份原始数据、第二天备份第二天新增的数据,第三天备份第三天新增的数据
恢复麻烦
差异备份:第一天备份原始数据,第二天备份第二天新增的数据
第三天备份原始数据和第二天新增的数据和第三天新增的数据
第四天备份原始数据和第二天新增的数据和第三天新增的数据和第四天新增的数据
dump [选项] 备份之后的文件名 原文件名或目录
选项:
-level: 0-9十个备份级别
-f: 指定备份之后的文件名
-u: 备份成功后,把备份时间记录在/etc/dumpdates文件
-v: 显示备份过程中更多的输出信息
-j: 调用bzlib库压缩备份文件
-W: 显示允许被dump的分区备份等级及备份时间、
安装
yum -y install dump
举例:备份分区
dump -0uj -f /root/book.bak.bz2 /boot/ #先执行一次完全备份,并压缩和更新备份时间
cat /etc/dumpdates #查看备份时间
cp install.log /boot/ #复制日志文件到/boot分区
dump -1uj -f /root/book.bak1.bz2 /boot/ #增量备份/root分区,并压缩
dump -W #查询分区的备份时间及备份级别的
备份文件或目录
dump -0j -f /root/etc.dump.bz2 /etc/
#完全备份/etc/目录,只能使用0级别进行完全备份,而不再支持增量备份
目录不支持增量备份,只能用-0级别
restore命令
restore [模式选项] [选项]
模式选项:4个不能混用
-C: 比较备份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变化
-i: 进入交互模式,手工选择需要恢复的文件
-t: 查看模式,用于查看备份文件中拥有哪些数据
-r:还原模式,用于数据还原。
选项:
-f: 指定备份文件的文件名
举例:
restore -C -f /root/boot.bak.bz2 #比较备份的文件和原文件的差异
restore -t -f /root/book.bak.bz2 #查看模式
恢复:
mkdir book.test
cd book.test/
restore -f -f /root/book.bak.bz2 #恢复到book.test目录中
还原文件
restore -r -f etc.dump.bz2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javasl/p/11190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