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闲话:大概半个月的时间读完了《智能时代》(吴军著)一书,除了推荐书单的部分,都通读了一遍,谈及感慨也好,漫话也罢,多少有点话想说,不吐不快。由于个人见识水平受限,不免出现言语不妥或颇显幼稚之处,还请看官海涵,不吝赐教。
??和书名一样,书中所涉及内容是围绕如今时代的智能化展开的,这本书更像是一本而今智能化时代从何而来的简史,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作者讲了故事,摆了数据,谈了道理,说了理解,立体鲜明地体现了作者对于时代的思考与认识,笔者自然没有拥有作者对于智能时代理解的高度,因此从书中找到了许多先前并没有悟到,或者说是想得不够透彻的思路和道理。比如说书本较前面章节提及的大数据的多维度特点,笔者在这之前一直以为多维度就是一堆杂乱无章的信息,其实反而是多维度能够非常全面地刻画出具体到每一个人的画像,实属震撼。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当属“大数据思维“与“机械思维”,在我理解了作者所说的意思看来,二者的区别其实就是——“机械思维”强调由因致果,注重因果推导;“大数据思维”则侧重相关性。这并不意味着“机械思维”不提倡相关性,相反过去许多的发明发现本质都是基于相关性的,不过“机械思维”却会在这之上,尝试着,或是说执着于寻找本后的原因,然后再从原因来推导到发明发现的成果,以此来证明自己的绝对正确。显然,在人类进步的长河中,正是由于“机械思维”近乎执念地寻找原因归纳总结,才有了而今的科学王国,然而,如今的世界,企图像前人找到一个简单的公式而来描述当下的世界,其实在我看来可能性已经非常得小。其一,此时不比彼时,沧海桑田,社会科学环境巨变,人的思维意识早已有了飞跃般的提升。其二,先来后到。这个也是得益于一次离散数学课上老师的趣谈,笑谈到就算你和以前的数学家一样聪明又怎么样,你能想到人家想到的,发现人家比你早生几百年,早就提出来了。然而我们就因此消沉?其实不然,因为我们反而“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其次,书中谈到了大数据时代许多方面,在此我想说说书中较为靠后的章节(实质上也是书本的最后两章)——未来智能化产业(6)、智能革命和未来社会(7)带给我的思考。故事要从2016年说起,那一年AlphaGo战胜了李世石。说来也巧,其实笔者自小的兴趣其实有两项——围棋和书法。后来因为时间问题,选择了书法(从第一次执笔的幼稚园同学,到现在的大学生,其实写字并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轻松和随意,至少我觉得我有资格说这句话),放弃了围棋,也渐渐从闲暇之余偶尔执手黑白,拼杀方寸(笔者的棋艺挺臭)变成了闲暇之余专心裁纸洗笔,画红涂黑(师傅原话直译)。看到彼时心中的大佬被一台机器打败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在此之前,当然知道卡斯帕罗夫大战深蓝,但是在我看来那时候所谓的深蓝,其实并不深(相比于AlphGo来说),而且进步速度肯定和AlphaGo也是天壤之别。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在2016年这一系列的事件之后,甚至学校的作文练习都在讨论“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社会的未来前景到底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彼时作为一个读书不多又不了解人工智能的高中生,笔者在那时自然没有什么感触好绝一条狗,人都下不过。不过,在这三年之中,确实感受到了所谓“人工智能”对于生活的改变,或是说这其实就是一场智能革命。最浅显的,就是现在基本上所有的科技广告都会把原来的智能化、自动化,稍加修改,变成我们是人工智能的,我们是弄潮儿,我们这个产品这个技术很新。事实就是这样,时代永远不缺乏蹭热度的“弄潮儿”,而且目前很多的应用都是开源的,调调函数,抄抄网络自己玩玩的事情非常简单,并不足以挂齿,真正有价值的是浪潮背后的弄潮儿,那才是时代的宠儿。
??再者,就是父辈的勉励。家父醉心传统文化,没有错,是醉心。一个热衷琴棋书画诗酒花(家父最差应该就是音乐基因了233,然而棋和书画的启蒙都是家父),同时期望柴米油盐酱醋茶(据我爸自擂会煮饭,然而长这么大我只吃过家父煮的鱼和主食)的典型的向往古时文人墨客生活的我所敬重的在我看来有远见的家长。在得知我有幸苟进学校第一批吃螃蟹的人的时候,那一句“好好努力啊,这个好像火起来了。”,加上从2016~2018(苟进的时候是2018)的个人所见所闻,让我觉得,AI或许真的就是日后的浪潮之巅。事实证明,确实如此。得益于种种,人工智能崛起了,一个早在1956年夏天达特茅斯学院就出现的词语,它呼喊着“I am alive”呼啸地重现在了世人的眼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而这一次是士别60年,自然迎来了涅槃。狄更斯在《双城记》的一句开篇,我觉得来概括这个时代十分合适——“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这里仅截取前两句)。为什么说最好?因为种种现象表明,我们正在经历着一次社会变革,和工业革命一样,我们步入了后信息时代,我们竟然有幸成为过渡中的一批人,见证着社会的过渡,这是何等的幸运。为什么说最坏?因为经历变革的人,是需要承受变革带来的负面影响的,而这个影响可能长达半个世纪(书中作者有谈及,在此并不赘述),也就是说,我们要么成为弄潮儿,要么甚至到死(20、30的青年人,再过半世纪,垂垂老矣)都会被这负面效果缠身。然而,作者也同意能成为弄潮儿的人毕竟是绝少数,大多数人做的应该是不观望,不徘徊,改变机械思维(并非机械思维不好,只是在智能时代,机械思维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会局限个人发挥的,简单来说就是能从例子得出一般规律并且证明推导的人是少数的,但是能找到例子并且用好这些来使自己受益的人是相对更多的),跟上社会节奏以摆脱被负面效果缠身,才是现在应该面对社会和时代的最优决策。
??最后,总结一下。《智能时代》在笔者看来是一本好书,说是智能时代,其实可以比较通俗地说可以是“大数据下的我们应该如何思考和面对时代变化”,书中的部分都很有意思,也谈到了大数据隐私方面的问题,让笔者感慨良多,但是更想分享的是上述的方面,所以关于隐私的方面就不在博客中占篇幅了。因为6、7章的内容是如今每个人,不论是在校大学生或是已经踏上工作岗位的人,都应该思考的,时间裹挟着时代向我们袭来,如何在巨浪中冲浪也好,立足也罢,是关乎个人、社会、国家,甚至人类的大计。当然,对于笔者来说,而今面临的问题,无非可以归结为:蟹已下锅,正备碗筷,想挑蟹黄一品鲜。
其实真的是杂念,可能看官们觉得大多都是没有意义的口水话,事实就是我确实目前就是这么思考和感慨的,或许层次之低不堪入目,但希望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我可以拥有更高层次的理解。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FormerAutumn/p/11286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