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Tab键的空格数:set ts=4
设置显示/不显示行号:set nu / set nonu
设置启用/关闭高亮语法:syntax on / syntax off
设置显示标尺(光标所在的行和列): set ruler
设置启用/关闭搜索结果高亮:set hls / set nohls
[root ~]# vim -d foo.txt bar.txt
[root ~]# vim foo.txt bar.txt hello.txt
可以在末行模式中输入sp或vs来实现对窗口的水平或垂直拆分,这样我们就可以同时打开多个编辑窗口,通过按两次Ctrl+w就可以实现编辑窗口的切换,在一个窗口中执行退出操作只会关闭对应的窗口,其他的窗口继续保留。
例子1:在命令模式下输入F4执行从第一行开始删除10000行代码的操作。
:map <F4> gg10000dd。
例子2:在编辑模式下输入__main直接补全为if name == ‘main‘:。
:inoremap __main if __name__ == ‘__main__‘:
说明:上面例子2的inoremap中的i表示映射的键在编辑模式使用, nore表示不要递归,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如果键对应的内容中又出现键本身,就会引发递归(相当于进入了死循环)。如果希望映射的快捷键每次启动vim时都能生效,需要将映射写到用户主目录下的.vimrc文件中。
在命令模式下输入qa
开始录制宏(其中a
是寄存器的名字,也可以是其他英文字母或0-9的数字)。
执行你的操作(光标操作、编辑操作等),这些操作都会被录制下来。
如果录制的操作已经完成了,按q
结束录制。
通过@a
(a
是刚才使用的寄存器的名字)播放宏,如果要多次执行宏可以在前面加数字,例如100@a
表示将宏播放100次。
1|BOOL | Boolean
2| SINT | Short integer
3| INT | Integer
4| DINT | Double integer
5| LINT I Long integer
6| USINT I Unsigned short integer
7l UINT I Unsigned integer
1.首先按几次
2.光标到行首,到第二列词首ww,进入插入模式i,插入分隔符 ‘,退出到normal模式,到词尾e,插入模式i,插入分割符 ‘ ,退出到normal模式,光标到下一行j。
3.结束录制q。
4.光标到第二行,在normal模式执行100次寄存器m中的宏100@m。
宏会在j执行错误后自动结束,得到如下文件:
1|'BOOL'|Boolean
2I'SINT' | Short integer
3|'INT'| Integer
4I'DINT'| Double integer
5|'LINT'|Long integer
6|'USINT'| Unsigned short integer
7|'UINT'|Unsigned integer
w !sudo tee % 保存修改到只读文件
https://blog.csdn.net/namecyf/article/details/7787479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WhatToName/p/11300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