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语言 > 详细

雪花算法(03)生成时间

时间:2019-08-14 23:21:18      阅读:149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前面的理论基础和位运算都了解了,下面我们来生成雪花算法的第一部分,也就是时间部分。时间部分的逻辑起始很简单,就是规定一个起始时间戳,然后用当前时间戳减去起始时间戳,这两个数的差就是我们要的结果。简单看一下代码逻辑:

技术分享图片

我们规定的起始时间是 2015-01-01 00:00:00 ,然后获取当前时间,用当前时间减去起始时间,就是我们要的时间部分的数值。这个时候就有一个问题了,如果我们系统的时钟错了会不会有问题?会!所以要做判断!而且系统的时钟错误也是雪花算法的一个致命问题,所以要一定要保证服务器的系统时间正确。来看一下对时间戳的判断:

技术分享图片

定义了一个变量LAST_TIME_STAMP记为上次id的生成时间,每次生成都标记一下,所以这个时间一定是递增的,如果系统时钟除了问题,那么直接报异常。这是对系统时间错误的一个判断和处理。

就这样时间部分就生成了,现在看看还是很简单的。现在我们再来看雪花算法的时间范围,由于时间共占有41位,所以时间的数字范围是有一个最大值的,写成2进制就是41个1,比如我们的起始时间是2015-01-01 00:00:00,时间戳是1420041600000L,把41个1转换成long类型数字,再加上这个时间戳数字,就是一个雪花算法最终的时间戳,转换成时间就是2084-09-06 15:47:35,也就是这个41位时间的雪花算法最长使用69年9个月6天零15小时47分35秒,不过对于一个项目来说,这样的限制不算限制,足足的够用了。

代码地址:https://gitee.com/blueses/snowflake-demo 03

雪花算法(03)生成时间

原文:https://blog.51cto.com/12312563/2429513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