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通过前几篇文章,已经搭建了一套完整的Ceph集群,对使用salt工具自动化搭建集群有所了解,下面我们就对部署方式进行详解
storage4 采用的方式:
storage5/6 采用方式:
过去我们的部署方式采用社区的方式ceph-deploy或 crowbar 工具搭建,这2种工具部署都有一定局限性,不适合大型存储集群部署,敏捷性、灵活性太差。因此从2018年开始,SUSE Enterprise Storage 5 弃用 ceph-deploy / crowbar 群集部署工具 ,推出DeepSea方式进行部署,该方式更加轻量级,高速互通,敏捷性,灵活性,适用于各种场景部署集群系统,也是Ceph产品部署方式的趋势。
DeepSea 旨在节省管理员的时间,让他们自信地对 Ceph 群集执行复杂操作。Ceph 是一款高度可配置的软件解决方案。它提高了系统管理员的自由度和职责履行能力。最低的 Ceph 设置能够很好地满足演示目的,但无法展示 Ceph 在处理大量节点时可体现的卓越功能。DeepSea 会收集并储存有关单台服务器的相关数据,例如地址和设备名称。对于诸如 Ceph 的分布式储存系统,可能需要收集并储存数百个这样的项目。收集信息并手动将数据输入到配置管理工具的过程非常耗费精力,并且容易出错。准备服务器、收集配置信息以及配置和部署 Ceph 所需执行的步骤大致相同。但是,这种做法无法解决管理独立功能的需求。在日常操作中,必须做到不厌其烦地将硬件添加到给定的功能,以及从容地去除硬件。DeepSea 通过以下策略解决了这些需求:DeepSea 可将管理员的多项决策合并到单个文件中。这些决策包括群集指派、角色指派和配置文件指派。此外,DeepSea 会收集各组任务以组成一个简单的目标。每个目标就是一个阶段:
关于DeepSea官方资料:
GitHub 链接: https://github.com/SUSE/DeepSea/wiki
SaltStack 是一个服务器基础架构集中化管理平台,具备配置管理、远程执行、监控等功能,一般可以理解为简化版的puppet和加强版的func。SaltStack 基于Python语言实现,结合轻量级消息队列(ZeroMQ)与Python第三方模块(Pyzmq、PyCrypto、Pyjinjia2、 python-msgpack和PyYAML等)构建。
通过部署SaltStack环境,我们可以在成千上万台服务器上做到批量执行命令,根据不同业务特性进行配置集中化管理、分发文件、采集服务器数据、操作系统基础及软件包管理等,SaltStack是运维人员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业务配置与操作的利器。
特性:
(1)部署简单、方便;
(2)支持大部分UNIX/Linux及Windows环境;
(3)主从集中化管理;
(4)配置简单、功能强大、扩展性强;
(5)主控端(master)和被控端(minion)基于证书认证,安全可靠;
(6)支持API及自定义模块,可通过Python轻松扩展。
阶段 0 — 准备:在此阶段,将应用全部所需的更新,并且可能会重引导您的系统。
阶段 1 — 发现:在此阶段,通过Salt在客户端安装的salt minion, 将检测群集中的所有硬件, 并收集 Ceph 配置所需的信息。
阶段 2 — 配置:您需要以特定的格式准备配置数据。(定义 salt 的pillar)
阶段 3 — 部署:创建包含必要 Ceph 服务的基本 Ceph 群集。有关必要服务的列表
阶段 4 — 服务:可在此阶段安装 Ceph 的其他功能,例如 iSCSI、RADOS 网关和CephFS。其中每个功能都是可选的。
阶段 5 — 去除阶段:此阶段不是必需的,在初始设置期间,通常不需要此阶段。在此阶段,将会去除受控端的角色以及群集配置。如果您需要从群集中去除某个储存节点,则需要运行此阶段.
SUSE DeepSea / Salt 部署工具简介 - Storage6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alfiesuse/p/11565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