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概述
在学习关系型数据库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创建数据表,在es的学习之中,我们首先学习对于索引的操作.
我们在学习基本操作的时候,都使用kibana来进行.
二 .创建索引
下面我们创建一个user的索引.
PUT /user
当我们在kibana之中请求时,会得到如下的内容.
{
  "acknowledged" : true,
  "shards_acknowledged" : true,
  "index" : "user"
}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acknowledged这个属性,它一般会表示我们的操作是否成功.
三 .查询索引
GET /user
得到的响应如下:
{
  "user" : {
    "aliases" : { },
    "mappings" : { },
    "settings" : {
      "index" : {
        "creation_date" : "1569423525583",
        "number_of_shards" : "1",
        "number_of_replicas" : "1",
        "uuid" : "yIpG_IGDSsaIZnBgr8Ff7Q",
        "version" : {
          "created" : "7030299"
        },
        "provided_name" : "user"
      }
    }
  }
}
我们在这里可以上面的内容.
在上面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索引的创建的选项其实是比较多的.
aliases表示索引的别名.
mappings表示索引的结构,这个在后面我们会重点说明.
settings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在创建索引的时候,我们可以指定一些特殊的配置项.比如分片有几个,副本有几个等内容.
四 .删除索引
DELETE /user
得到的结果如下:
{
  "acknowledged" : true
}
从结果我们可以得到,我们成功的删除了索引.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trekxu/p/11588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