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的笔记容易丢失,在这里记录一下自己的读书笔记。
以下写 “注:” 以后的部分均为我搜到的对部分含义的资料。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以 中国古代哲学 的精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为++思维模式++,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和经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为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中医学理论体系遵循 “ ==天人合一== ”的系统整体观,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中医药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科学知识体系。
中医学生命理论深受道家关于世界本原与生命起始认识的影响;医者的修身与医德的形成深受儒家“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道德观念与进取精神的影响等。
注: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 商
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神农本草经》:根据养生、治病和药物毒性分为上、中、下三品,上品之药无毒,主益气;中品之药或有毒或无毒,主治病、补虚;下品之药有毒,主除病邪、破聚集。根据功效分为==寒、凉、温、热== 四性,以及==酸、苦、甘、辛、咸==五味,为中药学“四气五味”的药性理论奠定了基础。用药原则: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七情和合”的药物配伍理论: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反……
五脏一体观: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形体(筋、脉、肉、皮、骨),官窍(目、舌、口、鼻、耳、前阴、后阴)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形体、官窍,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络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
注: 三焦——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为六腑之一,是上、中、下三焦的合称。位于躯体和脏腑之间的空腔,包含胸腔和腹腔,人体的其他脏腑器官均在其中,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即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位,横膈以上内脏器官为上焦,包括心、肺;横膈以下至脐内脏器官为中焦,包括脾、胃、肝、胆等内脏;脐以下内脏器官为下焦,包括肾、大肠、小肠、膀胱。以上为百度百科的内容。后面有专门的小节阐述三焦。
前阴——男、女外生殖器及尿道外口的总称。
后阴,即肛门,因其为消化道的最下端,故又称为“下极。
== 博主非科班出身,只是对这方面略有兴趣,如有不足,恳请赐教 ==
中医_读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第九版)—(一)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Mor-Nings/p/11594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