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本文主要参考书籍 Effective C++ 转载请标明出处(尊重原创,谢谢!)
前面的 Effecive C++ 解析中分别:Effective C++ 解析 1 说明了条款 3 和 5 ,Effecive C++ 解析2:说明条款1 和 条款2
if ( a > b ) { // int temp = a; // swap a and b // a = b; // b = temp; }
if ( a > b ) { /* int temp = a; /* swap a and b */ a = b; b = temp; */ }
#define LIGHT_SPEED 3e8 // m/sec (in a vacuum)
对于不熟悉C++的预处理程序来说,行尾的注释竟然成为了宏的一部分!
2 在析构函数里删除指针。如果在构造函数里忘了初始化某个指针,或者在赋值操作的过程中忘了处理它,问题会出现得很快,很明显,所以在实践中这两个问题不会那么折磨你。但是,如果在析构函数里没有删除指针,它不会表现出很明显的外部症状。相反,它可能只是表现为一点微小的内存泄露,并且不断增长,最后吞噬了你的地址空间,导致程序夭折。因为这种情况经常不那么引人注意,所以每增加一个指针成员到类里时一定要记清楚。
总结:当然对本条款的使用也不要绝对。例如,你当然不会用delete去删除一个没有用new来初始化的指针,而且,就象用智能指针对象时不用劳你去删除一样,你也永远不会去删除一个传递给你的指针。换句话说,除非类成员最初用了new,否则是不用在析构函数里用delete的。
说到智能指针,这里介绍一种避免必须删除指针成员的方法,即把这些成员用智能指针对象来代替,比如C++标准库里的auto_ptr。
原文:http://blog.csdn.net/u010236550/article/details/1924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