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即存放数据的仓库,按一定格式从存放。
解决文件和程序存放在一台机器上的不合理,和更加方便的操作文件。
在了解了数据(Data)和数据库(DB)的概念后,如何科学的组织和存储数据,如何高效获取和维护数据成了关键。
这就用到了一个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Oracle,SQLite,Access,MSSQL Server。
而对数据库管理的人员一般称之为:数据库管理员DBA(Database Administrator)
记录:1 老王 15201413111 22(多个字段的信息组成一条记录,即文件中的一行内容)
表:userinfo,studentinfo,courseinfo(即文件)
数据库:db(即文件夹)
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是一个软件)
数据库服务器:一台计算机(对内存要求比较高)
总结: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当时的硬件水平:外存只有纸带、卡片、磁带,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当时的软件状况:没有操作系统,没有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的处理方式是批处理。
人工管路数据具有以下特点:
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
硬件水平:有了磁盘、磁鼓等可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
软件水平:有了操作系统,并且操作系统中已经有了专门的数据管理软件,即文件系统;处理方式上不仅有了批处理,而且能够联机实时处理
文件系统管理数据具有以下优点:
文件系统管理数据具有以下缺点:
20世纪60年代后期以来,计算机用于管理的规模越来越大,应用越来越广泛,数据量急剧增长,同时多种应用,多种语言互相覆盖地共享数据结合要求越来越强烈
硬件水平:有了大容量磁盘,硬件架构下降
软件水平:软件价格上升(开发效率必须提升,必须将程序员从数据管理中解放出来),分布式的概念盛行。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管理数据的工具有很多种,不止MySQL一个。关于分类其实可以从各个纬度来进行划分,但是我们最常使用的分类还是根据他们存取数据的特点来划分的,主要分为关系型和非关系型。
关系型数据库需要有表结构,表与表之间有联系。
非关系型数据库是key-value存储的,没有表结构。
关系型:如sqllite,db2,oracle,access,sql server,MySQL
非关系型:mongodb(介于关系与非关系),redis,memcache
注意:sql语句通用。
硬盘:数据可以永久存储 - mysql、mongodb
内存:数据的存取效率极高 - redis、memcache
sql:数据库操作通过sql语句
nosql:数据库操作就是key-value形式(value就是一条记录)
sql:
stu - {'name': 'Bob', 'age': 18}
nosql:
stus - [{'name': 'Bob', 'age': 18}, {'name': 'Tom', 'age': 18}]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Lin2396/p/11631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