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低的成本
- SAS的背板可以兼容SAS和SATA两类硬盘, 使用不同类型的硬盘时部需要再重新进行投资
- 不需要为SCSI和SATA标准分别设计不同的产品, 同时也减少了设计时布线的复杂度和PCB的层数, 因此降低了成本
- 系统集成商也不需要为给客户配置不同硬盘而采购不同的背板和线缆
- 可连接更多的设备
- SAS技术引入了SAS扩展器, 使SAS系统可以连接更多的设备, 其中每个扩展器允许连接多个端口, 每个端口可以连接SAS设备、主机或其他SAS扩展器
- 高可靠性
- 器件可靠性同SCSI硬盘、FC盘, 比SATA好
- 保留了经过验证的SCSI命令集
- 高性能
- 端口单向速率高
- 与SATA兼容
- SATA硬盘可以直接装入SAS环境里
- 可以在同一个系统里使用SATA或SAS盘, 符合现在日益流行的分级存储战略
物理层
对于线缆, 接头, 收发器等硬件进行了定义
PHY层
包括了最低级的协议, 比如编码方案和供电/复位序列等等
链路层
描述的是如何控制phy层连接管理, 以及原语, CRC检验和加解扰, 速率匹配处理
端口层
描述的是链路层和传输层的接口, 包括请求, 中断, 如何选择建立连接
传输层
定义了如何将传输的命令, 状态, 数据封装在SAS帧中, 以及如何分解SAS帧
应用层
描述了如何在不同类型的应用下使用SAS的细节
SAS相对SCSI而言, 最重要的提升在于:
因为采用串行通信方式, 可以提供更高的吞吐量, 并为将来更高的性能成为可能
4个窄端口可以绑定成一个宽端口, 提供更高的吞吐量
SAS采用全双工通信模式
技术类型 | 优势 | 劣势 | 应用领域 |
---|---|---|---|
ATA | 价格低廉 | 性能较低 | PC |
SCSI | 性能较高 | 并行技术的弊端 | 企业级存储 |
SATA | 价格低, 容量高 | 性能, 可靠性较低 | 中低端存储 |
SAS | 高性能, 高可靠性 | 价格较高 | 中高端存储 |
FC | 高性能, 高可靠性 | 价格较高 | 高端存储 |
- IPoIB, 作为linux内核与IB驱动的适配层, 负责构建, 销毁IP报头, 发送和接受IP报文
- IB前端网络用于客户交流进行数据交互的网络, 基于IPoIB协议传输数据
- IB后端网络用于存储设备内部节点间数据交互的网络, RPC模块利用RDMA完成节点间数据同步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zakzhu/p/11633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