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和对象的创建
1:类是对某一事物的描述,是抽象的、概念上的定义。
2:对象是实际存在的、具体的事物个体。
例:
public class 类名{
public void 方法名(){
属性类型 属性=属性赋值;
}
public 方法名(){
//构造函数(无参)
//构造方法:名称与类名相同,没有返回值类型。主要作用:创建对象时执行一些初始化操作。
}
public 方法名(属性类型 属性){
this.属性=属性;
//构造函数(有参)
//构造方法的重载:方法名相同,参数列表不同(参数个数、类型不同)特点:1.方法名与类名相同2.无返回值 作用:创建对象时完成不同的属性的动态赋值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 (String [] args) {
}
}
二:static
修饰属性、方法和代码块。static修饰的变量属于这个类所有(全局变量)。
使用static修饰的属性和方法称为类属性、类方法
不适用static修饰的属性和方法属于单个对象,通常称为实例属性、实例方法。(全局变量、静态方法)
注释:先加载静态代码块,并且只能加载一次。
三:封装:
修饰符 同一个类 同一个包 子类 所有类
private *
default * *
protectted * * *
public * * * *
使用步骤:
1.尽量让权限降到最低,在类里将属性前添加private修饰符,从而提高安全性。
2.在类中定义getter和setter方法,在方法内可以设置取值范围。
3.main不能直接调用属性,只能通过getter和setter方法进行调用。
log4j:
创建包——右击build path——add build path
在src创建fild名字为:log4j.properties(粘贴复制百度上的代码)
四:继承
【修饰符】class 类名 extends 父接口{
//属性定义
//方法定义
}
父类构造函数是不能被承认,但可以被子类默认调用
不能够被子类继承的3种形式:
1.父类用私有(private)属性
2.不同包的子类与父类,使用默认访问权限的成员不可被调用
3.父类的构造函数
this:子类调用自己
super:子类调用父类
super:
1:子类构造函数中
2:要想调用父类构造函数,那么super一定在子类构造函数中的第一句
3:要想调用父类中构造函数,一定发生了继承。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W19990605/p/11644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