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路由协议 理论讲解
动态路由:基于某种路由协议实现
动态路由特点:优点减少管理任务,缺点占用了网络带宽
即互相学习自己身上没有的东西
路由从哪学的就把未来收的对应数据包给其处理
这种方式就是rip路由协议,路由只会告诉相邻的路由,一个传一个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
路由器之间用来交换信息的语言
度量值:衡量路径优劣的参数
跳数:一个路由器就是一个跳,跳数越低越少代表路由器的路径最近
贷款:越大越好
负载:越低越好
实验:延迟越低越好
可靠性:物理层面是否可靠,链路是否会经常拥塞
成本:带宽越高,路径成本越低
收敛:使所有路由器的路由表表同步完成之后,就是收敛
静态路由是人为配置,安全性最高,优先级最高
静态路由的优先级是1,rip协议路由的优先级是120
矢量路由协议:按跳数选择路由
RIP,IGRP(还有EIGRP)
链路状态协议:OSPF(重点,会发送DBD链路状态数据库),IS-IS
内部网关
外部网关:BGP协议,(阿里云就是用的这一个)
最大跳数为15跳局限了网络的规模,只能连载15个
rip端口号是UDP520端口
当40.0.0.0网段不可用时,跳数加一
因为每个路由器之间的更新周期不一致,导致R3从R2出错误的学习了路由条目
水平分割可以解决这种问题
network-number 网段
R-------rip 路由
c--------直连路由
s--------静态路由
s*-------默认路由
管理距离:代表路由的可信任程度,数值越小,信任度越高
ospf-是110
Metiric:度量值,rip中卫跳数
在OSPF里面为带宽
1.1 RIP路由协议V1与V2 区别
下面做一个小实验,大家可以跟着做
原文:https://blog.51cto.com/14558445/2443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