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S全称 Concurrent Mark Sweep
,是一款并发的、使用标记-清除算法的垃圾回收器,
GC过程短暂停,适合对时延要求较高的服务,用户线程不允许长时间的停顿。
其实,面向并发设计的程序都对CPU资源比较敏感。在并发阶段,它虽然不会导致用户线程停顿,但是会因为占用了一部分线程(或者说CPU资源)而导致应用程序变慢,总吞吐量会降低。CMS默认启动的回收线程数是(CPU数量+3)/4,也就是当CPU在4个以上时,并发回收时垃圾收集线程不少于25%的CPU资源,随着CPU数量的增加而下降。
CMS并发清理时,用户程序的运行也会产生新的垃圾(一边打扫房间,一遍丢新的垃圾),但是这部分垃圾产生于标记过程之后,因此只好留在下次GC时清理,这种垃圾被称为浮动垃圾(Floating Garbage)。
由于CMS并发清理阶段,用户程序还在运行,也需要内存空间,因此CMS收集器不能像其他老年代收集器那样,等到老年代空间快满了再执行垃圾收集,而是要预留一部分内存给用户程序使用。CMS的做法是老年代空间占用率达到某个阈值时触发垃圾收集,有一个参数来控制触发百分比: -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80 (这里配置的是80%)。
如果预留的老年代空间不够应用程序的使用,就会出现Concurrent Mode Failure,此时会触发一次FullGC,使用Serial Old收集器重新对老年代进行垃圾回收,会发生stop-the-world,耗时相当感人(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大部分FGC估计都是这种情况)。Concurrent Mode Failure一般会伴随ParNew promotion failed,晋升担保失败。所谓晋升担保,就是为了应对新生代GC后存活对象过多,Survivor区无法容纳的情况,需要老年代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这些对象,如果老年代没有足够的空间,就会产生担保失败,这个时候虚拟机就会启动备案
为了避免Concurrent Mode Failure,可以采取的做法是:
这是「标记-清理」算法的通病,空间碎片过多时,将会给大对象分配带来很大麻烦,往往会出现老年代还有很大空间剩余,但是无法找到足够大的连续空间来分配当前对象,不得不提前触发一次Full GC。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MS收集器提供了一个-XX:+UseCMSCompactAtFullCollection开关参数(默认就是开启的),用于在CMS收集器顶不住要进行FullGC时开启内存碎片的合并整理过程,内存整理的过程是无法并发的,空间碎片问题没有了,但停顿时间不得不变长。虚拟机设计者还提供了另外一个参数-XX:CMSFullGCsBeforeCom-paction,这个参数是用于设置执行多少次不压缩的Full GC后,跟着来一次带压缩的(默认值为0,表示每次进入FullGC时都进行碎片整理)。
主要问题:由于不压缩带来的老年代堆碎片,或者在对象分配率高的情况下,都可能导致Full GC。
1、如果没有设置-XX:+UseCMSInitiatingOccupancyOnly,虚拟机会根据收集的数据决定是否触发(建议线上环境带上这个参数,不然会加大问题排查的难度)。
2、老年代使用率达到阈值 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
,默认92%。
3、永久代的使用率达到阈值 CMSInitiatingPermOccupancyFraction
,默认92%,前提是开启 CMSClassUnloadingEnabled
。
4、新生代的晋升担保失败。
CMS收集器的GC周期主要由7个阶段组成,其中有两个阶段会发生stop-the-world,其他阶段都是并发执行的。(亦有4个阶段、6个阶段等说法)
初始化标记阶段,是CMS GC的第一个阶段,也是标记阶段的开始。主要工作是标记可直达的存活对象。
主要标记过程
程序执行情况
(Marked obj:老年代绿色圆点表示被初始化标记的对象。)
并发标记阶段,是CMS GC的第二个阶段。
在该阶段,GC线程和应用线程将并发执行。也就是说,在第一个阶段(Initial Mark)被暂停的应用线程将恢复运行。
并发标记阶段的主要工作是,通过遍历第一个阶段(Initial Mark)标记出来的存活对象,继续递归遍历老年代,并标记可直接或间接到达的所有老年代存活对象。
(Current obj:该对象的引用关系发生变化,对下一个对象的引用被删除。)
由于在并发标记阶段,应用线程和GC线程是并发执行的,因此可能产生新的对象或对象关系发生变化,例如:
对于这些对象,需要重新标记以防止被遗漏。为了提高重新标记的效率,本阶段会把这些发生变化的对象所在的Card标识为Dirty,这样后续就只需要扫描这些Dirty Card的对象,从而避免扫描整个老年代。
在并发预清洗阶段,将会重新扫描前一个阶段标记的Dirty对象,并标记被Dirty对象直接或间接引用的对象,然后清除Card标识。
标记被Dirty对象直接或间接引用的对象:
清除Dirty对象的Card标识:
本阶段尽可能承担更多的并发预处理工作,从而减轻在Final Remark阶段的stop-the-world。
在该阶段,主要循环的做两件事:
具体执行多久,取决于许多因素,满足其中一个条件将会中止运行:
预清理阶段也是并发执行的,并不一定是所有存活对象都会被标记,因为在并发标记的过程中对象及其引用关系还在不断变化中。
因此,需要有一个stop-the-world的阶段来完成最后的标记工作,这就是重新标记阶段(CMS标记阶段的最后一个阶段)。主要目的是重新扫描之前并发处理阶段的所有残留更新对象。
主要工作:
并发清理阶段,主要工作是清理所有未被标记的死亡对象,回收被占用的空间。
并发重置阶段,将清理并恢复在CMS GC过程中的各种状态,重新初始化CMS相关数据结构,为下一个垃圾收集周期做好准备。
参考文档:
https://www.cnblogs.com/littleLord/p/5380624.html
https://www.iteye.com/blog/zhanjia-2435266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amei0/p/11738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