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经济与选择(持续更新)

时间:2019-10-27 18:17:43      阅读:92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有学者指出,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依靠货币放水、土地垄断、政治因素所促成的房地产盛宴,支撑起经济的长远发展。当实体经济凋敝,外资企业纷纷逃离,这片土地最终只会增加更多的失业人口在饥寒和绝望中挣扎。危机的发生,可能像灰犀牛一样,突然迅速扑到你的面前,当你察觉的时候,或许一切都晚了。

技术分享图片

 

 

经济学家高善文去年曾经感叹道:我老了,也财务自由了,静观其变。30岁以下的年轻人最可怜,如果这次主政者走错了路,年轻人这辈子就只能洗洗睡了。

面对中国经济的困境,中国当权者还在忽悠“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大多数中国人还沉浸在大阅兵的震撼和“厉害了我的国”的狂想之中。

 

 

技术分享图片
  我是个90后,我没到30岁,我现在没有自己的房子与车子,收入也不高,远没有实现财务自由。我听说有个经济学家的文章今天刷屏了。他说,“我老了,也财务自由了,静观其变,30岁以下的年轻人最可怜,如果国家这次走错了路,这辈子就可以洗洗睡了。”

  坦率说,我觉得说这句话的经济学家更可怜。

  可怜之一:老了。年轻多好啊。

  可怜之二:财务自由。券商研究所养了一些经济学家,许以高薪,让他们财务自由,也留下很多笑话,增加了娱乐效果。比如,某经济学家永远不说人话,只说黑话,高深莫测,玄之又玄。又如,某经济学家看多股市5000点,对了,后来却被同行们群殴。再如,某位同时看债券的经济学家,这两年看债市、股市似乎都错多对少。同样,前文可怜别人的经济学家,自从程定华搭档离开之后,江湖地位再不如以前。这样的财务自由,还拿出来炫耀。其实,你跟戏子拍一部戏拿4000万片酬,也没什么本质区别吧?

  可怜之三:静观其变。做为一个知识分子,一个有钱有影响有文化的人,只会静观其变。你说的还很自得。你应该赶紧移民。到海外,更好围观。我们年轻人是当打之年,不会坐观,我们只会奋斗,并参与变革。你们可能失去高房价,没了财务自由。我们失去的可能只是锁链,得到的是整个世界。

  可怜之四:这辈子就可以洗洗睡了。人生很长。长到我们0-30岁的年轻人,完全还等得起一次八年抗战。洗洗睡了从何谈起?路在自己脚下,走错了,可以改回来。请你洗洗睡了吧,我们还能折腾呢。

  有不少互联网界的牛人,20多岁30多岁就财务自由了。他们很年轻,却还奋斗在一线。不会因为财务自由就懈怠。也不会因为财务自由就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进而对年轻人指手画脚。坦率说,你没有可怜我们的资格。

  国家每次走错路,都会对国民产生很大的影响。这话没错。但为何经济学家这次会特别强调错路影响一辈子呢?目前国家依旧在强调改革开放。经济政策跟过去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没有本质区别。政治上也是如此。要说错,不是这次了。是很多年的错了。经济高速增长40年,此后像日韩台等地一样慢慢减速,难道不是正常的事么?中国出口金额极高,居全球第一,未来没法高增长,也是正常之事。

  再说去杠杆。中国目前杠杆最高的就是地方政府与地方城投平台。通过严肃地方财政纪律等手段压杠杆,是早晚要走的路。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会影响相应的上下游企业。其中,也会有民企。民企倒闭了,恳求政府接手、救助。这下子经济学家不干了,觉得去杠杆变成了国进民退。上杠杆,你们说是国进民退。去杠杆也是。那应该怎么办?

  民企很多上杠杆很大,为什么?因为历史经验告诉他们,博一博,单车变摩托。这是他们自己的选择。出了问题,同样是应得的惩罚。不用太过夸张,也不需要可怜。

  现在券商裁员,股市不景气,经济学家需要有存在感,需要搏出位,我们认同。但向年轻人贩卖焦虑,我觉得大可不必。路在自己脚下。国家与民族的命运,我们应该共同参与其中。
90后对高善文的回复:我30岁以下 我没财务自由 但我觉得你们才可怜

 

经济与选择(持续更新)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hdu-2010/p/11748099.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