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姓名:何逸雨
- 学号:201821121071
- 班级:计算1813
1 实验目的
- 感受RIP坏消息传得慢
- 理解RIP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使用命令查看和分析RIP路由信息。
-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 配置参数
- 分析RIP路由信息
3. 实验报告
3.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3.2 配置参数
- 客户端pc0的IP地址为
192.168.1.71,默认网关的地址是192.168.1.72
客户端pc1的IP地址为
192.168.3.72,默认网关的地址是192.168.3.71
-
路由器Router0和Router1参数配置:
配置完成结果如图三show ip interface brief内容后所示。
3.3 测试网络连通性
网络能够成功连接。
3.4 理解RIP路由表建立和更新
- 查看路由过程的信息
-
- 分析:Routing protocol is "rip" :路由协议是RIP, 说明已经配置RIP路由
- Interface Send Recv Triggered RIP Key-chain
-
GigabitEthernet0/0 2 2
-
GigabitEthernet0/1 2 2
:以上说明发送和接收 RIP 更新的接口正确 -
Routing for Networks:
192.168.2.0
192.168.3.0
:说明路由器通告的网络正确
-
Routing Information Sources:
Gateway Distance Last Update
Distance: (default is 120)
:说明RIP 邻居有发送更新
- 查年路由表
-
RIP: received v2 update from 192.168.2.71 on GigabitEthernet0/1
192.168.3.0/24 via 0.0.0.0 in 1 hops 从G0/1接口收到了R1路由器的定时更新包,通过192.168.3.0这一网段,经过1跳。
4. 理解RIP消息传得慢
R1:到PC0的距离是16(表示无法到达),但R2在收到R1的更新报文之前,还发送原来的报文,因为这时R2并不知道R1出了故障。R1收到R2的更新报文之后,误认为可经过R2到达PC0,于是更新自己的路由表,然后将此更新信息发送给R2。R2此后又更新自己的路由表,这样不断更新下去,直到R1和R2到PC0的距离都增大到16时,R1和R2才知道PC0是不可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