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T-5之队需求分析心得

时间:2019-11-04 01:11:47      阅读:85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队员:李瑞钦  俞师杰  黄子峻  刘增玉  凌嘉文

指导老师:彭鹏老师

 

0、初识图数据库、RDFSPARQL查询

  20198月底,缘分让T-5之队的五名成员相聚院楼642,在指导老师彭鹏老师的殷切指导后,我们五人拿到与本次项目有关知识的几篇论文,回去开始通读理解。

 

 技术分享图片

 

 

 

  然而这些文章并没有那么容易理解,后来也知道这些知识只是本次项目的冰山一角。

                           

 技术分享图片

 

 

 

   尽管如此,我们小组还是迎难而上,经过几个星期的拜读(不断地有道翻译),而且每个星期没有特殊情况,都至少跟指导老师碰面交流一次,终于明确了我们本次项目的算法细节。虽然不能说我们已经把这些知识消化很透彻,但绝对可以说我们已经基本理解了其中与项目有关的知识。

  这个阶段最大心得是,一定要学好大学课程的专业知识,比如数据结构、计算机算法、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等。尽管在大学学到的这些内容没有多高大上,但那些高大上的内容都是建立在大学所学内容的基础上的,依靠这些基础知识才触类旁通、万变归宗。另外,就是跟同学和老师一起讨论后,恍然大悟得出知识结晶的欢喜。知识的得来少不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保持这种为学到知识而乐此不疲、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相信我们的项目总会有好结果的。

 

1、原型设计

  软件工程导论课的团队项目确定后,就要开始原型设计。从这时候开始,我们小组在每周与老师碰面一次的基础之上,再增加一次只有小组碰面讨论的基础,有时候每周碰面。

  由于项目后台需要 将自然语言解析为语义树,然后将所得的语义树建立语义查询图,进而通过与RDF数据集三元组实行匹配关键字,再通过SPARQL端点上下文检索把匹配得到的关键字映射到子图结构中,然后通过子图生成SPARQL查询来查询Endpoints上的数据集,实现如此复杂的算法,我们决定在前端设计上从简。项目成果以网页形式呈现,拥有三种用户类型:游客、普通用户和管理员,每种用户对应基本的功能……

 技术分享图片

 

 

随后我们也按要求做了关系型数据库的cdmpdm以及用例图。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前端的十几个界面,也是我们小组经过多次讨论其逻辑联系及需求必要性才设计出来的。这个阶段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开发人员,不管前端还是后端,都要懂一些,不然一个项目是无法顺利开发下去的。

2、需求分析

  将原型设计好之后便是需求分析,这一part是很系统的东西,重点在于需求规定,当然引言、任务概述、运行环境及附录说明也是不可或缺的。

              技术分享图片

 

                               技术分享图片

 

 

 

 

   需求文档里面的部分内容还需要与软件导论课负责老师、项目指导老师进一步商榷。

  整个需求分析做下来,让我们体会最大的就是一定要把项目的难点体现出来,不然甲方爸爸就会加需求,从而导致项目更难做。而我们项目难就难在后台复杂的算法,也正是不太好跟甲方体现的地方。

 

T-5之队需求分析心得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990203ok/p/11789966.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