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编程语言 > 详细

主成分分析(PCA)原理及R语言实现及分析实例

时间:2019-11-08 13:31:28      阅读:65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原文链接:http://tecdat.cn/?p=8491

 

主成分分析(PCA)是一种数据降维技巧,它能将大量相关变量转化为一组很少的不相关变量,这些无关变量称为主成分。例如,使用PCA可将30个相关(很可能冗余)的环境变量转化为5个无关的成分变量,并且尽可能地保留原始数据集的信息。

 

技术分享图片技术分享图片?

主成分分析模型,变量(X1到X5)映射为主成分(PC1,PC2)

  PCA分析的一般步骤如下:

  1. 数据预处理。PCA根据变量间的相关性来推导结果。用户可以输入原始数据矩阵或者相关系数矩阵到principal()和fa()函数中进行计算,在计算前请确保数据中没有缺失值。
  2. 判断要选择的主成分数目(这里不涉及因子分析)。
  3. 选择主成分(这里不涉及旋转)。
  4. 解释结果。
  5. 计算主成分得分。

  PCA的目标是用一组较少的不相关变量代替大量相关变量,同时尽可能保留初始变量的信息,这些推导所得的变量称为主成分,它们是观测变量的线性组合。如第一主成分为:

技术分享图片技术分享图片?

  它是k个观测变量的加权组合,对初始变量集的方差解释性最大。第二主成分也是初始变量的线性组合,对方差的解释性排第二,同时与第一主成分正交(不相关)。后面每一个主成分都最大化它对方差的解释程度,同时与之前所有的主成分都正交.我们都希望能用较少的主成分来解释全部变量。

数据集USJudgeRatings包含了律师对美国高等法院法官的评分。数据框包含43个样本,12个变量:

技术分享图片技术分享图片?

那么问题来了:是否能够用较少的变量来总结这12个变量评估的信息呢?如果可以,需要多少个?如何对它们进行定义呢?

首先判断主成分的数目,这里使用Cattell碎石检验,表示了特征值与主成数目的关系。一般的原则是:要保留的主成分的个数的特征值要大于1且大于平行分析的特征值。我们直接作图:

技术分享图片技术分享图片?

评价美国法官评分中要保留的主成分个数。碎石图(直线与x符号)、特征值大于1准则(水平线)和100次模拟的平行分析(虚线)都表明保留一个主成分即可

可以看出只有左上交Component Number为1的特征值是大于1且大于平行分析的特征值的。所以选择一个主成分即可保留数据集的大部分信息。下一步是使用principal()函数挑选出相应的主成分。

技术分享图片技术分享图片?

  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PC1)基本与每个变量都高度相关(除了CONT),也就是说,它是一个可用来进行一般性评价的维度。   h2栏指成分公因子方差——主成分对每个变量的方差解释度。u2栏指成分唯一性——方差无法被主成分解释的比例(1-h2)。   SS loadings行包含了与主成分相关联的特征值,指的是与特定主成分相关联的标准化后的方差值(本例中,第一主成分的值为10)。最后,Proportion Var行表示的是每个主成分对整个数据集的解释程度。此处可以看到,第一主成分解释了12个变量84%的程度。

PC1$scores

技术分享图片技术分享图片?

  主成分得分

由于变量CONT与PC1的相关性太低,即PC1无法代表CONT,所以我们增加一个主成分PC2来代表CONT,结合上期的推送,作图如下:

技术分享图片技术分享图片?

可以看出,PC1(84.4%)和PC2(9.2%)共可以解释这12个变量的93.6的程度,除了CONT外的其他的11个变量与PC1都有较好的相关性,所以PC1与这11个变量基本斜交,而CONT不能被PC1表示,所以基本与PC1正交垂直,而PC2与CONT基本平行,表示其基本可以表示CONT。

 

如果您有任何疑问,请在下面发表评论。 

  

大数据部落 -中国专业的第三方数据服务提供商,提供定制化的一站式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咨询服务

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咨询服务:y0.cn/teradat(咨询服务请联系官网客服

技术分享图片?技术分享图片QQ:3025393450

 

技术分享图片?QQ交流群:186388004 技术分享图片

【服务场景】  

科研项目; 公司项目外包;线上线下一对一培训;数据爬虫采集;学术研究;报告撰写;市场调查。

【大数据部落】提供定制化的一站式数据挖掘和统计分析咨询

技术分享图片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更多数据干货资讯!
 
技术分享图片
 

欢迎选修我们的R语言数据分析挖掘必知必会课程!

技术分享图片

主成分分析(PCA)原理及R语言实现及分析实例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tecdat/p/11819261.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