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详细

第五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理解OSPF路由协议

时间:2019-11-12 23:51:34      阅读:129      评论:0      收藏:0      [点我收藏+]

1 实验目的

  • 掌握OSPF配置
  • 理解OSPF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

2 实验内容

使用Packet Tracer,正确配置网络参数,使用命令查看和分析OSPF路由信息。

  •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 配置参数
  • 分析OSPF路由信息

3. 实验报告

3.1 建立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技术分享图片

4. 配置

4.1 配置并激活串行地址和以太网地址

注:路由器配置只需给出一个配置就行。PC配置给出一台配置就行。

4.1.1 R1

技术分享图片技术分享图片技术分享图片

4.1.2 R2

技术分享图片技术分享图片

4.1.3 R3

技术分享图片技术分享图片技术分享图片

4.1.4 PC

PC0:

技术分享图片

4.2 配置OSPF

4.2.1 R1

技术分享图片

4.2.2 R2

技术分享图片

4.2.2 R3

技术分享图片

5. 验证参数配置是否正确

5.1 检验IP地址正确并且接口处于激活状态

技术分享图片

5.2 任意两台机器能Ping成功

技术分享图片

6. 检验OSPF路由

6.1 修改路由ID

这一步是为了让后续理解OSPF路由。

注意:一定要保存再加载

6.2 验证 OSPF 的运行情况

查看与OSPF相邻的路由器的相关信息:

技术分享图片

 

 

6.3 检查路由表中的 OSPF 路由

查看与该路由协议运行情况相关的信息:

技术分享图片

6.4 查看 OSPF 开销

技术分享图片

第五次实验报告:使用Packet Tracer理解OSPF路由协议

原文:https://www.cnblogs.com/cjy21070/p/11844667.html

(0)
(0)
   
举报
评论 一句话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wmxa8@hotmail.com
© 2014 bubuko.com 版权所有
打开技术之扣,分享程序人生!